外媒称,全球原材料超级循环不是什么新的现象。尽管在细节上存在差异,但初级原材料出口国都倾向于一再采取同样的行动,而且其经济结果绝大多数都遵循着可以辨识的模式。
据《瑞士商报》网站11月22日报道,自从18世纪后期以来,原材料(不含石油)价格与生产商品价格相比经历了七八个高峰(具体是七个还是八个取决于高峰和低谷的定义)。上升期通常来说持续时间为七到八年,直到1933年的上升期,当时持续了近20年时间。造成这一例外的首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然后是欧洲和日本重建以及美国经济的快速增长。2004年到2011年的最近一次繁荣期相对来说与常规吻合。
报道称,原材料价格的萧条期(从高峰到低谷下跌30%以上)持续的时间也差不多,即平均大约七年的时间。当前的萧条期目前正处在第四年,而不计石油价格的原材料价格自高点以来(与市场商品价格相比)下跌了大约25%。
原材料价格的繁荣期通常伴随着收入增长、家庭开支状况改善、货币升值、贷款成本降低和资金流入的增多等,而在萧条期这些趋势则发生逆转。实际上自从四年前本次价格开始下跌以来,很多原材料出口国的经济活力明显放慢。这些国家的货币在相对稳定了近十年之后出现贬值,利率差明显增大,资金停止流入。
报道称,这一衰退实际上有多么痛苦,主要取决于政府和个人在繁荣期间的行为方式。如果他们视贸易条件的改善为长期的(这种视角在价格上升时会越来越受欢迎),那么消费和投资的增长往往就会高于收入的增长,而这又导致国家和个人负债的增多。这时风险就在于,在价格下跌的情况下债务危机会令市场脱离正轨。
实际上在原材料价格下跌期间银行、货币和债务危机会令这一趋势增强,而对政治家而言,避免危机则成为一个严肃的课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也强调了这一点。上世纪70年代到1992年间原材料价格的上一次崩溃与发达国家持续时间超过十年的债务危机重合,这并非偶然。
报道称,当然这不是正常的衰退。相反:它是迄今为止原材料价格从高点到低点下降40%的最严重的一次下跌。而且更加不同寻常的是,它包括了三次下跌浪潮,每次浪潮之间被为期一到两年的复苏所中断。第一波浪潮与美联储1979年秋天控制通货膨胀的努力同时发生,这导致国际利率急剧上升并在美国和其他地方引发了严重的经济衰退。
第二波浪潮于1985年开始,它反映了因为大量原材料出口国同时试图令货币坚挺而造成的供应潮,而且这往往是发生在经济危机期间。1989年至1992年的第三波浪潮则因为苏联的解体和当地生产的崩溃而引发。
报道称,现在的问题是,当前的大跌是否会按照类似的模式发展以及最近的间歇之后是否会紧接着进一步的下跌。答案首先(但不仅仅)取决于中国。
如果中国经济像在投资繁荣和债务积重难返过后经常发生的那样持续放慢,那么原材料价格就很有可能进一步下跌,因为没有其他国民经济能填补这一需求的亏空。如果美联储加息,美国经济的扩张就可能很快减弱。而欧洲不久前的复苏很有可能势头过弱,而且从趋势来看局限在服务方面。
在原材料循环的这一阶段,价格发展通常保持着向下的趋势。在繁荣期的尾声,很多原材料出口国已经启动了旨在扩大开采的投资项目。如果这些投资显示出成果,不断增多的供应就将进一步遏制价格。而且鉴于很多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国政府对根本性、持续性的经常性项目赤字可以理解的反感,它们将努力通过增大出口额来抵消出口价格降低的影响,即便这会令价格进一步走低。
报道称,原材料价格的这种过山车式的波动很可能还未结束。就算不能肯定会发生什么,令自身为进一步的价格走低做好准备也是明智的——而且,尽一切努力避免价格崩溃也是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