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据媒体报道,英国、法国、西班牙等12个国家联合签署部长级联合宣言,明确表示,“今后将继续维持作为重要低碳能源之一的核能发电。”这与前两年日本福岛核泄漏危机期间,欧盟国家对核电未来发展的谨慎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
无独有偶,美国南卡电力及燃气公司日前也宣布,其拥有的VC SUMMER核电站2号AP1000机组底板混凝土浇注成功。这是美国经过30年核电建设冰封期后的首次核电混凝土浇注,有着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作为全球能源消耗比较大的地区,欧盟的未来发展绝对需要核电。”昨日(3月14日),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王炳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不仅是为了保证供应,还将为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助力。”
欧洲需要核电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欧盟境内有143座核电站,分布在14个国家。其中,法国 58座,英国19座,德国17座。另外,核电机组占欧盟总发电机组容量的35%,成为欧盟最重要的能源支柱之一。然而,两年前日本福岛核危机之后,欧盟国家对核电的态度出现了转变,如德国和瑞士就先后宣布放弃核电或逐步放弃核电。
时隔两年后,核电又一次成为热门话题。“一直以来,英国对核电总是持积极态度。即使在争议最大的时候,法国也从不表态放弃核电,而是不断强调提高核安全的举措。”王炳华也对记者介绍。
分析人士认为,上述国家发展核电或许同样有“战略层面”的考虑。一方面,在欧洲石油最丰富的北海,油田的不断老去正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欧洲的能源供应。另一方面,欧洲统计局2012年的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欧盟自身能源产量仅为8.3亿吨石油当量,净进口达9.53亿吨石油当量,能源消费总量达17.59亿吨石油当量,但欧盟能源产量仅能满足其能源需求的48%,且2010年,欧盟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分别高达59%、62%和84%.英国石油公司(BP)去年甚至预计,到2030年,欧盟27国的对外原油依存度将达到94%.在此情况下,发展核电成为必要的选择之一。
王炳华强调的则是“转变能源消费结构”。可查资料显示,欧盟在2011年3月和2011年11月公布的“能源2020”战略和“2050年能源路线图”中,均提到了促进低碳能源和减排。后者更提出,“实现欧盟到2050年碳排放量比1990年下降80%至95%的目标。”这也是欧盟近年来不断强调发展生物能源的重要原因。
但生物能源的缺点是,以玉米为例,在生产过程中,玉米播种、浇水、施肥、除草、收割、籽实脱水、发酵、蒸馏、运输等所有环节都要消耗能源,最终获得的酒精燃烧所释放的能量,并不比生产它所消耗的能量大多少。“一句话,生物能源,加上风能,受客观因素的限制比较大。”王炳华说,“因此,发展核电几乎是欧洲上述国家的必然选择。”
中美日亦已重启
但核电的发展目前不是没有争议。比如,对于欧洲国家,有外媒报道,“不少欧洲人心中,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泄露事件的记忆依旧存在,日本福岛核事故以来,欧洲对核电安全性的质疑也不断升温。”另外,3月9日,德国和法国都举行了反对核电站的活动。其中,德国宣布,将在2022年前全部关闭核电站,只留 5座作为“备用”。
“这再次说明,核电发展一定要以安全为基础。”王炳华强调,“安全而不是速度,才是核电的重中之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也就核电发展提到了自己的看法。在3月7日全国政协经济界35小组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陆启洲称,“修建铁路送煤,征地要花费不少成本,同时,铁路运输内燃机车要消耗柴油,电力机车要消耗电,铁路长距离运输将损耗近5%的电煤,短距离损耗2%的电煤。而从新疆到华东地区建特高压输电线路,损耗也要超过10%.”
“不管是"地上走"(运输)还是"天上走"(电网),能源损耗都很大。”他说,还是“不走好”,“即在提高核安全的条件下,就近建设核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