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艳成
2024年1月中旬以来,焦煤、焦炭期价跌势有所放缓,价格重心小幅上移。截至1月22日收盘,焦煤2405合约触及低点1740.5元/吨后震荡反弹至1840元/吨附近;焦炭2405合约触及低点2355元/吨后震荡反弹至2500元/吨附近。
现货方面,焦炭1月上旬连续2轮降价,累计降幅为200元/吨~220元/吨,近期期价震荡反弹带动现货市场情绪回暖,第3轮调降预期逐步减弱。焦煤现货市场竞拍情绪同样回暖,上周(1月15日—19日)流拍率为20%左右,较前一周下降6个百分点。焦煤市场价格整体趋稳,个别煤种价格小幅上涨。
从运行逻辑来看,近期“双焦”价格小幅反弹,更多是受到短期供需层面的积极影响。一方面,焦化行业召开分析会,认为当前需求偏低、供应相对过剩,焦企亏损幅度加大,部分焦企通过减产实现减亏,从供应端减少对价格的压制,同时缓解炼焦成本的压力;另一方面,近期有钢企高炉复产,日均铁水产量止降回升,为原材料价格反弹提供动力。不过从宏观角度来看,目前海外预期降息时间推迟,一度引起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下跌,未来降息仍存在不确定性,对市场的扰动也将延续。国内方面,临近春节假期,政策进一步发力的节奏放缓,预计全国两会政策对市场的刺激将处于真空期,价格更易受到自身基本面的影响。
焦化行业盈利较差,企业落实减产减亏措施
2023年焦化新增产能投放进程不及预期,再加上2023年10月份山西省如期进行4.3米焦炉产能的淘汰退出,涉及产能约2158万吨,2023年焦化产能净减少约170万吨。目前焦化产能处于相对过剩状态,但预计2024年产能仍呈现净增加趋势。据相关机构调研,2024年国内预计淘汰焦化产能1585万吨,新增加2563万吨,净增加978万吨,焦化产能仍将保持过剩态势。产量方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12月份,我国焦炭产量为4128.1万吨,环比增长2.26%,同比增长5.85%。2023全年累计焦炭产量为49260.0万吨,同比增长3.6%。
焦化行业作为煤焦钢的中游环节,行业盈利能力相对上下游更弱,在自身产能过剩的背景下,焦化行业利润更易受到上下游的挤压。近两年行业一直处于盈亏平衡线附近,几乎没有大幅、长期的盈利阶段。短期来看,焦价2轮调降落地后,平均吨焦亏损超60元,主产地山西地区平均吨焦亏损接近100元。目前市场第3轮调降预期减弱,但焦企仍缺乏提涨信心,预计后期焦价或持稳运行,焦化行业利润也难有较大改善。
受亏损等因素影响,焦化行业主动减产措施正逐步落实。1月19日调研数据显示,全国独立焦企产能利用率为71.4%,连续2周下滑,累计下滑4.5个百分点,同比基本持平。
粗钢产量实现平控,2024年不确定性仍存
需求方面,目前钢企盈利情况同样不乐观,终端需求低迷现状难以拉动钢材价格上涨,钢企更多是通过向原材料端施压进而寻求利润空间。从产量角度看,2023年国内实施粗钢控产政策的信号较弱,市场普遍认为将打破平控政策对粗钢产量的束缚,政策预期趋于宽松。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粗钢产量为10.2亿吨,基本与2022年持平,顺利实现平控目标。此外,2023年生铁产量为87101万吨,同比增长0.7%。目前对于2024年是否继续实施平控政策暂无明确方向,将先观察第1季度乃至上半年供需情况。
近期全国多地再次迎来降温天气,终端市场开工受限,淡季需求特征将进一步凸显。从市场反馈来看,部分钢企已陆续发布钢材冬储政策,但受制于今年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弱现实需求的担忧及资金成本压力,钢贸商对于冬储呈现出更加理性和谨慎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将抑制钢企的提产积极性。尤其是目前钢企利润也不乐观,铁水产量能否持续修复存疑。不过短期钢企主动检修减产的范围尚未显著扩大,根据往年数据,若无其他因素影响,铁水产量将呈现逐步回升态势。
焦煤进口大增,供应偏紧态势进一步缓解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12月份我国进口炼焦煤1146.43万吨,环比增长15.53%,同比增长77.33%。2023年我国累计进口炼焦煤10210.3万吨,同比增长59.94%。进口煤补充国内市场供应的作用进一步显现。其中自蒙古国进口煤炭量(5395万吨)稳居首位,创历史新高,占总进口量的53%。短期来看,蒙古国煤炭进口继续呈现高通关状态,其中甘其毛都口岸日通关量保持在千车以上。
国内方面,近期部分区域仍有矿难发生,但煤矿整体生产节奏相对平稳,从数据端来看,近期煤矿复产量略大于减产量。炼焦煤供应量整体处于稳增态势,供需趋于平衡。
整体来看,短期焦炭供应量回落,刚性需求止降回升,且成本端小幅让利,市场情绪稍有修复,春节假期前下游对原料仍有补库需求,利好“双焦”价格。不过终端需求受季节性因素的影响较大,对黑色金属板块产生压制作用,叠加海外降息预期变化的扰动,短期内“双焦”价格或保持区间窄幅震荡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