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第十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商务与投资峰会将于今年9月16~19日在广西南宁举办。
据了解,本届博览会、商务与投资峰会主要特点突出三个新,即突出新主题、创造新服务、拓展新空间。届时,展会将积极推动海上丝绸之路在重点合作领域推出先行项目,实现早期收获。此外,本届展会还将着眼于自贸区升级版,重点打造展会价值链,为市场主体的合作延伸更多的增值服务。
经济融合渐加深
商务部亚洲司司长陈洲在会上指出,目前中国是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当前双边贸易一直稳步增长。2013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4436亿美元,增长11%。今年1~6月,贸易额为2206.9亿美元,同比增长4.8%。
陈洲表示,中国虽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按人均GDP计算,我国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今后五年,中国预计会进口超过10万亿美元的商品,同时对外直接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出境旅游超过5亿人次,这些数字可以表明中国的发展将更好更多地惠及周边国家,特别是东盟国家。
为此,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不仅可极大地提升双方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同时还可在双方互联互通、双方标准相互认证、中小企业合作、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能够有一系列制度安排,有助于提升双方合作的质量,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实现利益深度的融合。
互利合作谋发展
从整个情况看,通过和周边国家一系列的合作,特别是和东盟各国一道,中国就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正在寻求一些战略伙伴关系、新的战略契合点,更多的利益共同点和经济增长点,从而推动中国东盟的合作迈上钻石十年。
陈洲表示,在经贸方面会有一系列具体措施,今年东盟博览会将会就共建海上丝绸之路进行深入研讨。
第一,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个平台,能够让更多的东盟国家的商品进入中国市场,同时鼓励中国企业到东盟国家开展投资,包括在每个东盟国家建立经贸合作园区,打造一些跨国的产业链。
第二,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过程之中,中国希望和东盟各方能够就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一些具体的实质性举措。特别是拓宽合作项目的融资渠道,积极落实关于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这个倡议,为东盟和本地区的一些国家的互联互通提供融资平台,以开放的方式共同努力提升整体的融资水平。
第三,进一步加强次区域合作,特别是目前中国和东盟各方稳步推进的泛北部湾整体的经济合作。同时加快建设中国南宁到新加坡的辐射性的公路和铁路网,实现高等级的公路和铁路的相互连接,从而形成贯通中南半岛的经济性通道。
第四,进一步加强双方经济,包括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同时,中国支持东盟在东亚合作中的主导地位,愿意从各个方面加强对东盟的支持,特别是支持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的谈判能够在2015年如期结束,共同营造一个对东亚合作有利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