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制造业来说,它是一个国家的实业根基,表面上看起来,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在外行看来,似乎没有什么东西是中国造不出来的,制造业一派繁荣。但透过表面去看实质,可以说中国制造业的大多数领域,只要涉及到有难度的核心技术,几乎都被国外技术垄断,这是一种表面繁荣背后的行业危机。
走进国内那些让我们引以为豪的领先工厂,可以看到使用的都是清一色的日本、德国、瑞士等国的品牌设备,大到机床设备,再到软件、材料、刀具、工具等,有几样不是国外品牌?作为一个制造大国,如此依赖国外技术的局面的确令人心寒。
▌ 为什么国内工厂会选择昂贵的国外设备?
工厂购买设备绝不会像通用消费品行业那样有追求奢侈品的倾向。制造业是务实的行业,生产零部件追求的是加工精度、效率、品质、稳定性等各种实实在在的指标。
国内的机床设备以中低端为主,这些机床的加工性能与稳定性相比国外机床有较大的差距,要么加工精度不够,要么效率偏低或者故障率较高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工厂比拼的是谁的生产更有竞争力,他们宁肯花更多的钱去买进口品牌的机床,也不愿意为了省钱留下隐患。毋庸置疑,当国内的工厂发展到有一定实力的时候,必然会选择进口品牌的机床。
比如,国内制造CNC加工中心的厂家有一大堆,一台机床也就十几万,在低端制造业中价格战打得非常激烈。而瑞士、德国、日本制造的CNC加工中心动辄上百万,几百万也不在话下,他们却成了行业的香饽饽。
机床设备行业是用实际结果来说话的一个行业,国产设备应该理性地认识到差距,不要刚搞了一点技术就夸下海口赶超了国外,机床设备行业不是靠大肆吹嘘,或者靠政府去引导就可以占领市场的,市场的选择是理性的。
国人对国产机床的不信任,只能说明国产设备的赶超之路还很漫长!
▌ 自己造不出来,用钱买回来不也很好吗?
有些观点认为,中国人有钱,能用钱解决的都不是问题!我们造不好机床就不要费劲去折腾,直接拿来主义不是挺好吗?老外这不还求着我们买他们的机床。
如果是我们自己能制造出来的东西,让别人去制造可以说是一种本事。但是,这些高端精密机床设备我们制造不出来,就只能受制于人,老外说多少钱就多少钱,甚至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事实上,一个国家所有的物品都是通过制造业实实在在造出来的。而我们的制造工厂却把大部分赚的钱都用来购买进口设备,工厂始终处于买设备的循环,新买的设备用几年又得买新设备,不买就会失去竞争力,只能把赚的钱又用来买设备,可以说中国的制造业是在老老实实地给老外打工。政府当然在这个交易过程中稳收交易税金,而制造业劳动创造的绝大部分价值让给了老外。国人用着高端的设备,赚着低廉的薪水,这也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根本原因之一。
如今,国外的品牌机床设备越来越智能化,各种核心技术被高度集成与加密,最终对制造业技能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低,表面看起来这是一件利好的事情,但对于基础工艺本身就掌握得不好的国内装备业,这种智能趋势会使国内的技术人才越来越不掌握真正的工艺技术,这也会使国外品牌机床设备在中国形成越来越强的垄断地位。
也绝不是危言耸听,机床设备产业的地位关系到国家安全。现在风靡中国的工业4.0,机床核心技术全是国外的,这些机床一旦互联了,国家的军工、航空航天等制造就没有什么机密可言了,人家可以在远程控制的情况下,一个指令就可以让你的超级工厂立刻成为一堆不能使用的废铁。
不掌握核心技术的依赖,花出去的不仅是钱,更多的是会导致在这个圈子里越陷越深!
▌ 为什么国内的装备制造业会落后于人?
中国人的智慧是很牛的,这地球人都知道,只要哪个事情来钱快还不用出力,这种投机取巧的事情就会有无数的人去琢磨。中国的房地产多厉害,制造业人纷纷吐槽“炒房兴邦,实业误国”,你看雄安新政一出来,房子就抢疯了....反正,肯定不会有人去抢着搞装备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完全不同于房地产、娱乐业、互联网,绝不是可以靠一个创意就能大获成功的,它是一个需要长期琢磨、探索、验证、积累的产业,来不得半点浮躁。机床设备核心技术的研发,没有上十年的潜心研究,不太可能会有实质性的成效。
要造出好的机床设备,需要一大批在各自岗位上潜心钻研、耐得住寂寞,精益求精,终身奋斗的技术人员。只有透彻掌握核心技术并持续地改进,不断创新,才能制造出卓越的设备。
说起来容易,但我们去国内的机床厂家看看,现在搞技术的研发人员、工程师们都很现实,他们要买房、要养家糊口,肩负着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压力。拿着并不高的工资,就算一门心思钻研技术,到头来的结果还是买不起房,被生活压力弄得心力交瘁,又怎能静下心来搞研发呢?
在机床企业,搞技术的收入比不上搞销售、搞管理的,越来越多的技术人员认为搞技术是没有前途的,他们的职业发展目标是转型去做销售或做管理,后面再出去办个公司代理机床,或者东拼西凑复制点技术也开始造机床。
再来看看那些机床企业的老板,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是企业还能不能生存下去。机床不好卖,还养着一大帮人,谁还往里烧钱大搞研发?看着国外那些牛逼的设备,已经感觉到永无出头之日,企业能赚点钱就先赚点。看着如日中天的房地产业,不得不感叹选错了行业,骨子里虽然流的是制造业的血,但说不定哪一天就会放弃。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中国能制造出好的机床设备吗?它折射出来的是全社会的浮躁与价值取向问题!
▌ 弘扬工匠精神,呼吁振兴实业有用吗?
忽如一夜春风来,制造业开始受到了国家层面的关注,“工匠精神”成为热词,“振兴实业”成为热点,国内掀起了“中国制造2025”的热潮,想必国家领导一定通过各种官方报道看到了中国制造业百花齐放的大好春天!
时间是最好的验金石,这些政策、弘扬、呼吁真的接地气了吗?我们需要去检验实际的结果!如果捧红了几位大国工匠,他们却成为了不再搞技术的红人;如果呼吁为实业代言,却成了吹嘘某某技术已超过国外水平;如果“中国制造2025”的智能制造风向标,是引进了一大堆国外智能设备;如果政府对制造业的扶持,扶出了更多的低端制造;如果烧国家巨资搞出的核心技术,却成为了市场唾骂的品牌….
我们相信国家层面对制造业的政策与方针是英明的,弘扬与呼吁的东西都是很好的!但是,有没有执行到位是另一回事!如果不深入市场一定不知道制造业的真实情况,多去民间听听普遍的、真实的声音,去看看我们工匠的待遇提升了没有?福利提升了没有?还有多少人愿意干工匠?制造企业的日子好过吗?制造企业有能力能给工匠提升待遇吗?.....
制造业才是根本!
新世纪以来,中国一直被誉为“世界工厂”,庞大的劳动力、廉价的土地资源和相对成熟的基础设施,从世界各地吸引了大量的资本。然而现今,关于外资是否正从中国撤离的话题,正引发激烈的争论。中国外贸的决战是否已经开始?
不仅仅是我们的设备让外国设备占领,外资是否正从中国撤离的话题也引发了激烈的争论。究竟为什么外资企业撤离中国?究竟是谁抢了中国人的工作?
第一,中国的生产成本高了。
近年广东等地的土地成本持续上扬,税收优惠的力度减小,外资在华的投资收益率越来越低。
在用工成本涨势惊人的情况下,中国劳动力的工资增速却未曾降低,多个年份甚至是全球第一。这代表着外资在华能捞到的油水越发稀薄了。
第二,对外资政策准入门槛提高,优惠政策取消。
中国许多地区都提高了投资门槛,对新进的外资企业,不仅没有专门的优惠政策,甚至还对其产业类型、节能减排方面提出很高的要求。此外税收上,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也正在失效。
第三,中国劳动力不再廉价。
由于货币量化宽松,导致物价上涨,又反作用于食品价格和劳动力价格,中国劳动力没那么物美价廉了。
第四,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除了以上原因外,也有部分外企自身经营不善,转型不及时才被迫退出中国,例如诺基亚、摩托罗拉等知名企业。因中国市场竞争激烈,利润下降而退出中国市场的外企,也大有存在。
谁都不想失业,但未来的风险难以预料。或许我们每个人都得好好想想,如果突然一天失业了,该怎么办?
制造业才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只有制造业才能真正创造财富。
如果一个国家制造业出现问题,创造财富的机器将受到严重阻碍,所以制造业才是一棵树的根,制造业才是国家的根本。而美国毫无疑问正在回归制造业,曹德旺被“出走”,令人忧心忡忡。
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反思,比如最近媒体热议的税费过高的问题。我们比较一下全世界的税率,中国的所得税加上增值税 ,税率达百分之三四十。排第二的美国是35%,现在要降到15%了。
美国这次大幅减税不只给中国,给全世界都带来了重大冲击。因此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在去年底决定,将英国的公司税从20%降到17%。德国、法国也对美国提出抗议,这种减税方法会使它们的企业受到重创。
曹德旺也好,郭台铭也好,都不去欧洲设厂而去美国,因此有必要了解我们的对手。拿税负数据来说:社保在工资中的占比,中国是40%,美国是15%;宏观税负,中国是38%,美国是25%;企业所得税,中国是25%,美国是15%;增值税,中国是17%,美国是0。
制造业才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未来应该将国家的最多的资源、最大的力量跟所有的精力投放在制造业的发展上。制造业才是立国的根本,才是中国能够走出经济下行压力的唯一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