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机电产品交易网!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分析 » 正文

全球核电未来展望与我国核电发展分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4-12  来源:中国机电产品交易网  作者:邢学海
核心提示:自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原本处于复苏状态的世界核电市场再次转冷。而此后法国电力集团财务困境,东芝因西屋电气的核电业务拖累陷入经营泥潭……三代核电技术,不论是法国的ERP技术还是美国的AP1000技术,都暴露出造价高、成本回收周期长,关键设备技术实现困难等情况,都不禁让人们怀疑,三代核电技术真的靠谱吗?世界核电的未来在哪里?
   自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原本处于复苏状态的世界核电市场再次转冷。而此后法国电力集团财务困境,东芝因西屋电气的核电业务拖累陷入经营泥潭……三代核电技术,不论是法国的ERP技术还是美国的AP1000技术,都暴露出造价高、成本回收周期长,关键设备技术实现困难等情况,都不禁让人们怀疑,三代核电技术真的靠谱吗?世界核电的未来在哪里?
 
  本文试图从核电技术,核电市场和核电政策等三个方面比较世界主要核电国家的情况,从而展望全球核电的未来发展。
 
  1技术
 
  说到核电技术,有两个国家不得不提:美国和法国。这两个国家最早开发出了满足三代标准的核电技术,在三代核电技术概念兴起之初,至少是赢在了起跑线上。直到今天,这两国的三代核电技术依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核电技术(之一)。不过由于起跑时用力过猛(两国核电公司在研发三代核电技术上投入了巨量的资金),两个国家在三代核电后续发展上都出现了后劲不足的情况。
 
  法国在研究三代核电技术(ERP)的过程中,耗资巨大,直接导致法国电力公司陷入财务困境。而ERP技术在设计时过多了考虑反应堆的安全性而忽视设计和建造成本,使得ERP工程的造价极高,让人望而却步。这进而导致了ERP技术市场前景不被看好,难以得到订单,收回成本更是遥遥无期。
 
  关于美国,虽然西屋公司这十几年来在英国和日本资本间转手,但是其技术还是受美国政府控制(我国当年和西屋签订技术转让协议时需要美国政府背书同意),因此,其本质还是一家美国公司。西屋公司的三代核电技术(AP1000)设计理念先进,专设安全设施相对较少,但是同ERP一样,AP1000同样造价昂贵。而更要命的是,AP1000在技术方面还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那就是关键设备采用的新设计和新技术,而这些技术并没有实际工程作为验证。因此,虽然AP1000技术先进(理论上),在未有实际工程验证其效果的时候,许多人对该技术还是持保留态度。
 
  再说说俄罗斯,俄罗斯现在主流的核电技术VVER,还不能算真正的三代核电技术,VVER这些年在国际市场上销量不错,但是未来三代核电技术若能实现造价下降,俄罗斯的核电技术将很快失去竞争力。
 
  最后再说中国。与以上三国不同,我国的核电技术的发展不是单纯的企业行为,而是国家战略。目前我国三代核电技术有华龙一号和CAP1400两种技术路线,且这两种技术并非独立研发,而是分别在吸收法国和美国核电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国三代核电技术相比法美两国,最大的特点是造价相对较低,而造价,是目前决定该技术是否能广泛推广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我国的核电技术,在面对法美两国竞争时,既在安全性上不相上下(引进吸收),又有较高的经济性,所以,从技术上看,未来我国核电技术前景极好。
 
  2市场
 
  目前来看,世界核电市场前景比较明朗的只有英国和中国。
 
  相比西欧各国在发展核电上纠结于政治(反核势力),英国现在是铁了心要发展核电。这并非英国人对核电认同度高,举国支持,而是英国为了满足其电力需求,除了发展核电,没有别的路可以选。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英国核电行业经过撒切尔夫人的私有化改革后,英国的核电产业已经名存实亡。而同时英国又因为北海油田的发现,将国家能源需求寄托在北海油田上,放弃发展核电。到今天,英国面临核电机组批量退役,火电机组也大部分老化的尴尬情况,为了保证电力供应,英国不得不重回发展核电的道路。
 
  英国电力市场与法国关系密切,电力供给近1/3被法国电力集团控制,因而英国核电市场自然成了法国ERP技术的主场,也是法国核电摆脱困境的最后希望。不过,由于法国电力集团糟糕的财务状况,不得不求助于中国支持,因而,撇开巴基斯坦,英国核电市场也成了中国核电走向海外最靠谱的推广市场。
 
  至于中国大陆的核电市场,无需多言。中国政府将核电打造为国家名牌产业的决心,核电在缓解环保问题方面的巨大潜力,以及现在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在建核电项目的事实,都表明,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核电市场。而从政府的中长期能源规划中能看出,中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核电建设的最大市场。巨大的市场为中国的三代核电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中国的核电市场举世瞩目。
 
  而欧洲各国,由于反核势力在政治上的反对,并不景气的经济,对电力需求并不急迫,因而欧洲各国的核电市场并不乐观。
 
  在关注于欧洲和中国的时候,还有一个潜在的巨大核电市场不容忽视,这就是美国。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美国在三里岛核事故之后核电发展已经冰冻,至今没有恢复核电的迹象。但实际上,得益于美国核电良好的运行业绩,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公众对核电的态度明显好转,复兴美国核电业,也提上了美国领导人的议事日程。
 
  奥巴马在2010年提出了复兴美国核电的口号,为美国核电复兴打破了政策上的禁锢,同时能源部手中也拿到了一百亿美元的核电建设贷款担保,更让美国核电业激动的是,美国核管会手上有22个核电业主的新建核电申请,计划新建31座核电站!可惜的是,由于美国核电产业链已经大大落后,远远不能胜任目前的核电建设,且困于美国冗长的行政审批和环评流程,美国核电市场,在今后很长时间内,将还是“潜力市场”。
 
  3政策
 
  目前,世界主要核电国家中,政策支持核电发展的国家,主要有中国,法国,英国,美国因为其他能源技术先进,核电政策并不十分明朗。
 
  法国是目前世界上核电发展最健康的国家,在国家政策,国民支持度上,法国的情况都令其他国家羡慕。但是,法国核电市场已经基本饱和,即使政策再好,法国核电未来也只能以新电站替代退役电站的方式缓慢发展,法国核电只能将眼光放在其他国家。
 
  说到政策,欧洲有个国家不得不提,这就是德国。德国的核电产业,不仅技术先进,而且运行业绩非常非常好。但不幸的是,德国的反核势力在政治上势力极大,已经制定了核电退出法案,在政策上将德国核电的未来完全抹杀。
 
  英国的核电政策目前来看,是极其利好核电行业的,但是考虑到英国目前名存实亡的核工业现状,以及英国曾经在核电发展上的反复,从中长期来看,英国的核电政策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中国是对核电发展最一以贯之的国家。虽然我国在核电规划上有过波动,但是从来没有对核电发展限制过。相反,从历史上看,中国对先进能源技术的渴求,是世界所有国家中最强烈的。我国核电曾经落后世界,以及发展路线不确定的问题,根本原因是我国核电起步太晚,发展经验不足。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我国核电不仅在技术上已经实现了对西方国家的赶超,而且发展路线已经十分明确,那就是“路线自主化、技术国产化和市场国际化。”
 
  4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全球核电的未来,我们可以展望以下几点:
 
  法国在保持传统核电产业的同时,很可能在英国核电市场上,为自己的三代核电技术打一个翻身仗,继续保持传统核电大国的优势。
 
  英国核电将会复兴,但是英国的核电市场将被法国和中国瓜分。
 
  美国由于核电产业链已经落后,核电复兴依然漫长无期,若美国从国家层面上给予核电产业全方位的支持,美国核电产业依然有崛起的希望。
 
  中国在技术,市场和政策上均有优势的国家,中国必将领导世界未来核电发展的潮流。
 
  5后记
 
  快要结尾了,读者可能会提醒我,是不是忘了韩国。韩国核电在技术,市场和政策上与中国非常相似,例如,三代核电技术都是引进消化的,市场方面都有国内市场为基本盘,政府都在政策上支持核电发展。确实,韩国是我国未来在国际核电市场上,极具竞争力的对手,只是,在国际市场上,核电并非是完全商业化的,其与国际政治密不可分,而相比我国,韩国最缺的是国际影响力。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我国可以像前两年争取英国核电市场一样,利用国际影响力与韩国竞争,将韩国核电压缩在国内。
 
  未来国际核电市场上的竞争,核心竞争力依然是技术,我国核电业发展到今天,国内核电巨头间的竞争依然激烈。从国家层面上看,有些竞争(如华龙一号和AP1000孰优孰劣的争论)就是一种“内耗”,若任这种“内耗”扩大,将严重影响我国核电的未来发展。我国应汲取曾经核电发展过程中走的弯路和教训,珍惜现在良好的发展势头,让各核电巨头发挥各自长处,良性竞争,真正将核电做大做强,成为内保国家能源安全,外增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支柱性产业。

  “全球核电未来展望与我国核电发展分析”机电网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更多行业资讯,请点击关注:机电行业
 
 
 
分享到:0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行业资讯
图文资讯
人工智能+模拟电路的市场机会在哪里? “机器人+安防”珠联璧合 机器换人指日可待
风电清洁供暖电价问题及经济性几何 气动隔膜泵6大优势和在哪些地方可以派上用场?
点击排行

客服热线:0551-69106578 业务咨询:0551-69106578 邮箱:2268263116@qq.com

媒体合作: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opyright (c) 2012 机电产品交易网 . 版权所有 皖ICP备120044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