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第三产业崛起,消费成为增长的主要力量。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影响下,中国制造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供给侧改革的动力问题该如何解决?未来的社会形态又将如何?就这些问题,浪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丕恕给予了解答。
“智”从数据中来
孙丕恕表示,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中国制造业未来将由“卖产品”转向“产品+服务”,通过服务更好地为用户带来新的产品体验,通过开展服务型制造,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占领价值链高端,实现整个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质效双增,这也是智能制造的核心目标之一。
“在智能制造这个话题上,各家各有说法、各有工具。”孙丕恕表示,比如有的人提出要将机器人这种终端进行大规模应用。但是,如果仅仅用机器人,用传感器、探头、测量仪等精密仪器去解决传统流程上的问题,它们完成的只能算是生产流程和工艺的高级自动化,不是数据化,更达不到智能制造的程度。“我们甚至可以说,如果机器人不具备自我感知、学习和决策的能力,它到底是‘机器人’还是‘机器’,这需要打一个问号。”
到底什么是智能化,怎样才能实现真正的智能制造呢?孙丕恕表示,一定要打破传统思路,主动以用数据化新思维驱动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过程;要以数据为核心,利用信息技术挖掘并发挥出数据的价值,将数据作用在制造流程的每一个环节,推动实现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有效对接,让产业变得智慧。中国智造,“智”从数据中来。
孙丕恕表示,真正的智能制造,意味着我们要把数据用起来,能够用数据本身以及基于数据分析得出的结果去改变整个制造业的形态,产生价值,这才是关键。在真正的智能制造环境下,我们能抓取并分析来自生产流程、内部管理和消费市场等不同环节、不同对象的数据,再以数据的方式将分析结论和洞察返回到生产操作流程上,去改变、优化生产链各个环节。以来自生产流程的数据为例,如果把机器人、精密仪器产生和积累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某产品的问题是由上游的材料及设计流程造成的,人们就可以基于这个结果,提示上游去检测发生问题的环节,进而改变材料的选择、改进设计工艺,最终实现产品的优化,甚至实现整个产业链的升级。
数据可解决供需对接困境
“在整个过程中,我们究竟能不能对数据施加作用力、挖掘出数据的价值,最主要应用到的还是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孙丕恕表示,要“计算+制造”,即发挥出信息化对智能制造的支撑作用,构造满足所需的基础环境,为智能制造提供先进的技术及计算力支持。在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对制造业的经验积累及知识理解二者之间形成合力,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数据、分析数据、运行数据,真正发挥出数据的价值。
孙丕恕认为,数据化将有望在供给侧改革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他说,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深入推进可以实现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有效对接,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参与设计,跟踪整个生产进度,而且广泛、实时参与生产和价值创造的全过程,促使制造业由大规模批量生产转向大规模定制化生产,进而通过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定制化、精细化生产和服务,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他表示,实现真正的智能制造,发挥数据的价值,改变的不只是企业的内部管理、生产流程、设计工艺等问题,还能解决供给侧、需求侧两方有效对接的困境。来自需求侧相对开放的个性化、定制化要求,消费者个体的爱好、行为等数据,会推动数据相对封闭的供给侧发生改变。基于需求侧相对开放的数据,我们能分析甚至创造出更多消费者需求,进而将这些数据联通并反馈到供给侧的生产、研发过程中。在这样的模式下,供给侧改革的动力,是由需求侧来提供的。
“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通过数据解决供给侧标准化与需求侧个性化之间的矛盾。”孙丕恕说,生产方面的供给侧是标准生产、标准作业、标准流程,而需求侧是个性化、定制化的。解决这个矛盾,还是要靠数据。传统的制造环境里,个性化的需求要先回传到生产的最前端进行分析,然后再根据指令和决策依次作用于后端需要改变的环节中。这种模式下生产出来的个性化产品成本高、制作周期长、产品价格也会相对昂贵。在智能制造环境下,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将通过数据,以智能化的手段导入并作用在生产线的各个流程上,这是过去线性流程无法满足的。
孙丕恕认为,打通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数据,不仅意味着供给侧能够抓取并联通需求侧的数据,更意味着要用需求侧的数据去指导和引领供给侧的行动。让数据的交流变成企业的快速行动,以达成客户的期望,智能化地驱动产业升级,实现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对接。从商业模式的角度看,智能制造会逐步实现全面服务化,由大规模制造转向大规模定制,实现消费者赋能,交付出更好的用户体验。
未来有望实现“数据社会化”
孙丕恕表示,其实要实现智能制造,技术、设备都不是问题,关键是人的思维。数据化的新思维是要把数据看成核心资产,而不是流程上产生出来的一个产物。对于企业来说,要打破传统的观念,主动以数据化的新思维,用数据本身去驱动弹性的、随需而变的生产模式、商业模式、创新模式,这样才是完成了向智能化转型的过程。
“我们经历过自动化时代,也正在完成信息化阶段。现在,我们正进入一个数据化的时代,一个智能化的时代。我们提出一个‘数据社会化’的概念,全社会都会在数据化的形态下进入更智慧、高效和不断创新的运行状态。”孙丕恕说,制造业是驱动整个社会走入“数据社会化”时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甚至可以说是基础行业。制造业的智能化能够加速整个社会进入智能化的进程,让每个人可以公开和分享的行为、观点和需求等信息,能够以数据的形式被实时收录和分析,每一个个体都会产生综合的数据源,成为代表个人在数据世界的价值。
孙丕恕认为,这也正是未来实现“数据社会化”的状态,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人与环境的互动、人与商业组织产生的交互和交换,都会以数据的形式产生相应的价值。基于信息技术对数据价值的挖掘,商业机构对个人和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和实时产出将成为可能、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和产品,成为商业竞争的基本模式,所有的商业机构都可以为每个个人创造独特的服务和产品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社会机构将成为数据资源的保障者和平衡者,让数据的价值真正能够在全社会得到释放。
在发展数据化的过程中,孙丕恕认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行业将得到蓬勃发展的大好机会;机械制造、服装、电器等传统制造业将迎来新的快发展期,其潜在市场之巨大,难以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