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网上出现的今年我国可能出现“下岗潮”“失业潮”的声音,国家发改委政研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赵辰昕回应,从目前我国经济运行的状态看,不会出现“失业潮”。他表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仍处于国际较快的水平。“十二五”时期5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到6431万人,比“十一五”时期多增了11.4%,年均新增1286万人,比“十一五”时期增加132万人,增长速度为11.4%。
对就业形势作这样判断,主要基于4个重要支撑。一是经济稳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变。国家加强区间调控,千方百计补短板、扩消费、促投资,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和新的增长带、增长极。经济仍将保持中高速增长,就业拉动能力将继续提升。二是创业带动就业能力不断增强。国家出台实施了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等方面的政策文件,力促创业创新,对促进就业作用明显。今年创业带动就业的能力还将进一步增强。三是劳动力市场整体较为活跃,过剩劳动力可顺利实现流动就业。2011年以来求人倍率始终保持在1以上,就业需求总体大于供给,劳动力市场流动就业能力较好。
随着经济结构加速调整,新产业、新业态和服务业等蓬勃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带来的过剩劳动力顺利实现跨地区、跨行业流动就业,没有出现待岗滞留等问题。四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多措并举做好化解过剩产能职工安置工作。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钢铁和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将加强奖补支持,设立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统筹对地方化解过剩产能的人员分流安置给予奖补。同时,通过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内部退养等方式,着力做好职工安置工作,努力减少下岗工人数量。
“我们有能力、有信心保持就业基本稳定。”赵辰昕表示下一步稳定就业形势还有多个“抓手”。
基础信息方面要“加强政产学研会商,做好经济与就业数据联动评估”,通过与研究机构、大数据分析机构的密切协作对经济和就业形势做到心中有数。产业方面,创造新增用工需求的同时也要有效稳定存量用工基数,大力促进高端产业进口替代,加快发展国内相关产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对民生需求刚性、劳动密集型的轻工等制造业企业,加快出台降成本普惠性政策,实施差别化扶持政策,着力稳定现有就业岗位。从区域角度出发稳就业,主要通过发挥中心城市吸纳就业的龙头带动作用以及培育经济困难地区接续产业和就地就近就业机会。此外,通过大学生就业群体、农民工失业返乡人员等五类重点人群与就业信息网、职业培训网、社会保障安全网等“三张网”相结合,协同运作,分类施策。
赵辰昕表示,“十三五”规划的纲要草案会在规定时间提交全国人大审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后,国务院《纲要草案》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国家发改委等18个成员单位还成立了国务院“十三五”规划起草小组。起草小组围绕“十三五”重点难点问题开展80余项课题研究,形成了200多万字的研究报告,强化创新驱动、提质增效、补齐短板、改善民生的发展导向,选取有代表性、贴近公众感受的指标,筛选具有全局性、标志性、带动性的工程项目,努力将各方面的注意力和着眼点引导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
“十三五”规划编制的过程广泛听取采纳了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国家发改委组建了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包括经济、科技创新、城乡区域、资源环境、社会事业等领域的55位专家,为规划制定提供咨询论证和评估。同时在新闻媒体上开展问计求策活动,目前已收到1.3万人次、2.9万条意见建议。这些建议很有建设性和针对性,很多已经体现在《纲要草案》中。
促投资方面,据介绍,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1个,总投资541亿元。其中,水利项目3个,总投资43亿元,交通基础设施项目1个,总投资111亿元,能源项目6个,总投资29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