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产业成了百家争鸣的江湖。但它能否逃脱产能过剩导致恶性竞争,引发行业踩踏和大规模兼并重组的发展规律?当市场变成红海,这些企业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建立跨越同类竞争的核心能力?
手机
如果说21世纪第一个十年属于PC产业,那么第二个十年毫无疑问属于手机产业。随着产业成熟度的提升,当PC变得日益普通,乃至“不那么重要”的时候,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以“替代者”的身份将手机产业推向了浪潮之巅,成为最受资本青睐的产业之一。
如今,中国大陆手机市场上,存在逾200个品牌的2500款手机单品,它们背后是不断涌入的竞争者队伍——在苹果、三星、黑莓等老牌“产业巨头”之外,不仅包括步步高、TCL、波导、酷派、魅族等本土传统手机制造商,长虹、康佳、格力、海尔这样的传统家电制造企业,锤子、一加等新兴创业公司,奇虎360、乐视等互联网企业,还有大量此前闻所未闻的参与者。
当下,如日中天的手机产业集结了各路人马和资金,其中不乏卓越的企业家、一流的管理者、顶尖的工程师和高效的执行团队,一如当年上升时期的PC产业。也正如PC产业所呈现的产业发展规律一样:在“羊群效应”下,产能过剩导致恶性竞争,引发行业踩踏,最后经过优胜劣汰的洗礼和大规模兼并重组,由“群雄割据”进入胜者为王的“寡头时代”。问题是,手机产业能否逃脱这一规律?倘若不能,身在局中的参与者又将拿什么面对竞争?
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的飞速发展,商业模式的革新,极大降低了进入门槛,而多样化竞争者的介入,改写了手机产业格局——手机产业不再是传统巨头的天下,而成了百家争鸣的江湖。当市场变成红海,这些企业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建立跨越同类竞争的核心能力。创新是唯一不变的出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可以将创新分为两个层面,分别是生产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华为和小米分别了代表了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创新路径。
生产电信设备起家的华为发展过程中屡遭专利战,创始人任正非深刻认识到技术研发的重要性,每年将10%以上的销售收入投入研发,2014年,华为研发投入408亿人民币,超过A股400家公司的总和。华为公司17万员工中45%从事创新研发工作,累计获得专利38825件。华为P8手机研发费用便高达1亿美元,仅此一项,便令多数竞争对手无法望其项背。多年来持续不断地投入重金,华为公司打造了技术壁垒和战略纵深,为国际化扫清专利障碍。受益于领先的技术实力,华为手机业务发展迅猛,2015年上半年收入激增87%,实现营收72.3亿美元,营收增长反之促进了研发投入,形成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而小米模式的精髓是以产业链为核心的资源优化配置。小米公司将目标消费者锁定在追求新鲜、经济能力有限的价格敏感人群,进而以低成本策略为出发点,通过粉丝运营、饥饿营销、预售模式、全球范围的大规模集中采购等一系列轻资本运营手段,改善生产关系,重塑手机产业供应链,借助全球领先的手机零部件制造商协同之力,在手机产业异军突起。
华为与小米创新路径的不同导致企业发展策略的差异。华为“拓增量”,企业价值的提升来自于技术创新带来的生产力提升,庞大的专利池为手机业务带来源源不断的养分,“后劲十足”;小米“盘存量”,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盘活全球产业链,企业价值来自于效率的提升。由于相对的“技术短板”,小米公司战略纵深不足,但是商业模式的可复制性,带来宽广的拓展空间,围绕轻资本运营这一核心,在手机之外开辟多元化产品线,空间豁然开朗。
根据Gartnei统计,2015年第三季度,华为、小米、联想分别以2726万、1743万、1719万出货量位列“全球五大手机制造商”第三到五位,三者联合占据了全球手机市场17.5%的份额。联想手机业务的业绩表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摩托罗拉移动的并购。至少,这为估值高达450亿美元的小米公司提供了思路:收购老牌产业巨头,借助资本之力,跨越技术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