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好,欢迎访问机交网!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法律漏洞提供车辆油耗造假机会 消费者陷投诉困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7-09  来源:人民网
  
  工信部网站显示,其指定的能够进行车辆油耗检测的机构全国共有14家。但这些检测机构的业务范围远不止“油耗检测”一项,其中多家检测机构都同时向整车企业提供其他检测内容。
  
  以长春汽车检测中心为例,其除了是工信部指定能够进行车辆油耗检测的机构外,还被发改委指定为“汽车新产品申报《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检测机构”,还被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定为“汽车产品强制性认证检测机构”等。而该检测中心还具有汽车整车、底盘、发动机、车身附件、汽车用非金属材料、轮胎等70余种部件的检测能力,以及非接触速度计等10种汽车专用仪器的校准能力。可以说,该检测中心大量地参与了国家有关部门关于汽车认证和检验的政策、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及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北京一家汽车企业相关人士向法治周末记者透露,一辆乘用车做油耗检测费用在100万元左右,而一辆新车则需要进行安全碰撞检测、油耗检测、尾气排放检测等诸多测试。这就意味着如果整车企业一年内要上市几款新车,加起来的送检成本至少有几千万元,而规模较大的车企每年可能需要上亿元新车检测费用。
  
  “国内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收费可不便宜。”该人士表示。
  
  中国汽研2013年财报显示,中国汽研实现技术服务收入6.71亿元,毛利率为59.77%,这两项均为其主营业务中最高的一项。
  
  更有行业内人士直指检测机构就是靠这个(检测油耗)挣钱的,车企在车送检之前甚至会修改发动机数据。“比如说测试巡航油耗,把发动机转速调到最低,根本不考虑提速性能,油耗当然低。这个检测机构和企业早就有默契共识。”
  
  汽车行业分析人士称,第三方检测机构与整车企业之间长期存在经济利益,而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决定新车能否顺利上市。而工信部并没有对这些机构的权威性和公正性进行详细阐述,这难免就产生了权力寻租的乱象,甚至“帮助”车企通过检测也成为部分检测机构的工作之一。
  
  贾新光认为,目前中国需要建立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能够复查整车企业提供的油耗。
  
  “现在的第三方机构定位不清,既是经营实体,又是检测机构,还负责国家标准的制定,带有官方色彩,这样难免产生利益纠葛。”贾新光说。
  
  消费者陷投诉困境
  
  国内无车企因造假受罚
  
  虽然不少车主对汽车的“工信部油耗”和“实际油耗”出入较大都深有体会,然而一旦遇到“油耗造假”的问题,消费者却面临“维权无门”的尴尬境地。
  
  “前些年,我们经常会接到汽车油耗问题的投诉。不过,2013年相关投诉数量很少。”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郝庆丰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投诉数量下降并不是因为问题减少,而是许多汽车厂家偷换概念。
  
  “车企公布的这个数据是由诸多客观条件限制后才得出来的,跟消费者理解的油耗不是一个概念。客观条件包括车辆为等速行驶(一般为60或90km/h),测试环境满足国家规定的风速、风向及温度等条件,而且车辆还要满足空载、关窗、不开空调等严格的要求。这样的油耗数据显然与我们日常驾驶中车辆的真实油耗大相径庭。”郝庆丰说。
  
  “油耗是否造假,还需要对检测机构和厂家进行核实。从消费者维权的角度看,核心的问题是,能否证明油耗偏高是由于汽车质量造成的。这一点很难得到具体的证实,毕竟路况和驾驶习惯等问题必然会造成油耗水平的差异。”郝庆丰表示,从实际效果来看,上市车型虽然依据燃料消耗量标示管理规定进行标识,但是对消费者的参考意义不大。
  
  他进一步解释说,从目前国内的法律保障体系来看,2013年10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实施的《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没有明确“油耗虚高”属于“保修期内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消费者难以就此维权。今年3月15日新实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虽有“举证责任倒置,6个月内出现瑕疵,由商家承担举证责任”的条款,但“消费者操作不当、路面拥堵等因素”都可以作为车企辩解的理由。
  
  贾新光亦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我国油耗测试依据的标准已经较为陈旧,目前是按国家标准GB/T19233-2008《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在20至30摄氏度的实验室内,通过冷机启动、加速、稳定车速、减速和怠速的测试,完成四个市区工况循环和一个市郊工况循环,得出油耗数据。工信部油耗测试过于简单,时间短,测试的速度也相对单一。
  
  “国内使用的标准基本参考欧洲工况,与国内实际使用情况差异很大。欧洲模拟工况中,市区行驶占31%,市郊行驶占69%,但我国市区行驶接近70%,市郊行驶只有30%,这就使真实的油耗明显高于工信部油耗标识。美国EPA(美国环境保护署)的油耗检测则更为全面,包括城市路况、高速路况普通驾驶风格、高速路况激烈驾驶风格、空调行驶路况、冷车行驶路况等,据说其市内工况模型来自纽约上班路上。EPA的高速工况测试并非等速模拟,而多为变速行驶。因此应该根据我国国情,改进油耗测试模型,以更接近真实情况。”贾新光说。
  
  面对油耗造假的质疑,许多投资者关注汽车企业可能面临的处罚成本。最近的两个例子是,2013年,现代起亚集团就因在美国市场将自身产品的燃油经济性夸大了约0.6L而受到制裁,在政府干预下,美国的消费者平均每人一次性获赔约320美元,总金额高达近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5亿元)。2014年6月,韩国交通部又因现代汽车公司夸大SantaFe运动型多功能车的燃油经济性,对其处以约1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00万元)罚款。
  
  “目前我们国家还没有一起汽车厂商因为油耗造假而被处罚的案例。”贾新光说。
 
 
分享到:0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行业资讯
图文资讯
人工智能+模拟电路的市场机会在哪里? “机器人+安防”珠联璧合 机器换人指日可待
风电清洁供暖电价问题及经济性几何 气动隔膜泵6大优势和在哪些地方可以派上用场?
点击排行

客服热线:0551-62672521 业务咨询:0551-62672521 邮箱:2268263116@qq.com

媒体合作: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opyright (c) 2012 机电产品交易网 . 版权所有 皖ICP备120044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