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5月,进口车市场实现销售较快增长,同比增长25.7%,其中5月单月同比增长17.1%。从各个细分市场来看,A级和D级市场的同比增速高于市场整体增速,达到27.2%和34.9%。
“进口车,A级市场的高增长来源于轿车和MPV,SUV增速低于A级市场增速;而D级市场则是SUV的高速增长带动。”王存说。
在展望进口车的未来时,王存谈到五个重要趋势。
第一,进口车将继续发挥其在行业中的作用,引进先进技术,不断推动汽车产业进步。
王存认为,国内油价上涨的趋势难改,汽车对环境污染的压力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进口车作为汽车市场定位高端的细分市场,在政策的引导下,必将积极引入各种新技术,推动汽车产业的进步和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除了在动力系统方面的新技术,一些关于安全方面的技术也将被积极引入,比如夜视系统、行人识别技术、自动刹车技术等,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此外,智能技术也将在汽车行业中得到大力发展,如自动转向技术、智能手机与汽车的连通技术等,智能技术将使汽车的操作性更简单,行驶安全性也更好。”王存说。
第二,随着产业分工更加专业化,进口汽车贸易服务商专业化服务优势显现。
“2012年进口车市场规模将近110万辆,如此大的市场规模,必然会带来进口汽车贸易服务行业全产业链的专业化分工。同时,专业化、精细化、高效率服务将会为跨国汽车公司带来更快速的市场反应、更高效的市场运作和更良好的经济效益。”王存说。
而且,随着进口车市场规模的扩大,在进口整车港口的分布呈现“三大港口”鼎力局面,即天津、上海和广州三大港口,具有实力的进口汽车贸易服务商正以加大力度兴建物流、仓储、分拨中心等方式,打造软硬件相结合的港口贸易服务综合平台。
第三,进口汽车产品更加趋向高端化、个性化、时尚化、小众化,以及新能源化。
王存分析,在中国进口汽车市场20年的发展中,进口汽车市场始终具有“市场补充、产品试探”的作用,产品往往具有高端化、个性化等特点。但随着近些年中国进口汽车市场向量产化运营模式转变,个性化、时尚化、小众化等车型也显示出增长潜力,尤其是新一代进口车消费群体的兴起,将进一步促进汽车个性化细分市场的发展,
同时,王存预测,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以及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激励政策增加,进口车市场中新能源汽车将迎来增长。“虽然中国消费者喜欢更大更宽敞的汽车,但同时政府也在推行越来越严格的汽车燃料经济性标准,跨国汽车公司也在平衡产品组合,一方面照顾消费者对较大车型的需求,另一方面推出更多能源效率更高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使整车厂符合能源经济性的标准。”王存分析。
第四,豪华汽车品牌优势继续显现,超豪华品牌汽车市场增速预计将大幅度放缓。
目前,我国豪华品牌乘用车占整个乘用车的比重在部分一线城市已接近或达到了20%,接近豪华品牌汽车的产地德国26%的比例,发展潜力有限;但豪华品牌全国平均占比为8%左右,三、四、五线城市市场仍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同时,王存预计,未来五年内,超豪华汽车市场增速将大幅放缓,可能出现部分年份需求萎缩的情况,“主要原因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以及政府对超豪华、大排量汽车消费的限制,新消费税、平均燃油消耗量等限制政策的出台,都使得高价格、大排量产品将面临更加严峻考验”。
第五,进口汽车市场继续下沉,三、四线城市潜在市场容量大。
“随着中国进口汽车区域市场的发展壮大,各跨国汽车公司已开始重新梳理、规划销售网络的布局,不断加大二、三级市场的销售网络的布点力度,做到单店销售和服务量值的最佳化、效益最大化,形成全面覆盖、分销有序、协同发展的销售网络。”王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