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好,欢迎访问机交网!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机电新品 » 正文

浅谈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的技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7-23  来源:江淮机电杂志-中国机电产品交易网
核心提示:随着我国经济和现代加工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及企业对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数控专业已成为企业的排头兵。快速培养数控车加工专业学生的方法,巧编程,巧操作,巧总结。
  浅谈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的技巧
 
  宣城市机械电子工程学校  芮玉琴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现代加工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及企业对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数控专业已成为企业的排头兵。快速培养数控车加工专业学生的方法,巧编程,巧操作,巧总结。
 
  【关键字】分析图纸  描点  列出各拐点的X和Z的值  确定刀具所走轨迹使用的指令  写程序  操作  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和现代加工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及企业对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数控专业已成为企业的排头兵。笔者从事数控车教学也8年,下面结合教学实际,围绕如何快速培养数控车加工专业的学生谈几点浅显的体会:
 
  一、编程
 
  在数控车床上加工零件,编写程序是关键,无论是什么系统的数控车床编程的过程可以简化为以下几步:
 
  1、分析图纸
 
  拿到一张零件图纸后,首先应对零件图纸进行分析,主要是尺寸的大小、技术要求、零件的材料等,结合以上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确定加工工艺过程。再者根据所给的尺寸、刀具参数、合理的选择切削用量,如(主轴转速、刀具进给量、切削深度)。
 
  2、描点:(拐点)在图纸上描出车削外圆的每一个拐点。如下图所示:
 
  要加工上图中的零件,刀具所经过的轨迹要过图中所标的10个拐点,所以只要写出这些点的坐标就好。通常数控车床的坐标系z轴与车床主轴轴线平行,如上图所示。X轴与z轴垂直,远离工件方向为正方向。一般编程时,通常将工件的右端面中心作为工件坐标系原点。
 
  3、列出各拐点的X和Z的值
 
  在编程时有直径编程和半径编程两种,对于初学者来说,先选用直径编程和绝对坐标编程,其中各拐点的X值,其实就是该点在工件坐标系中代表该点的直径,如上图的2点,2点的直径为φ20,那么2点的X值写成X20。Z值为该点到工件坐标系中X轴的垂直距离,有征服之分,在原点左边为负,右边为正,2点的Z坐标为Z-1。
 
  4、确定刀具所走轨迹使用的指令,直线插补为G01,圆弧为G02、G03。针对上图零件。
 
  5、写程序的公式(以FANUC车床为列):
 
  前段程序
 
  O001;程序名
 
  N20 G99;(刀具进给方式)
 
  N30 M03 S500; 主轴正转;
 
  N40 T0101;换回基准刀
 
  N50 G00 X__ Z __   ;刀具定点
 
  N60 G71 U2 R1;确定进刀和退刀
 
  N70 G71 P( *) Q(#) U0.3 W0 F80;加工起点和终点;精加工余量
 
  中段部分
 
  各小组根据加工图样的要求,选择加工工艺,编写程序的中间部分。结合数控系统规定使用的坐标指令代码和程序段格式,逐段编写零件加工程序单。
 
  如上图零件所示:
 
  N(80=*)  G00 X18;
 
  N90  G01  Z0  F0.1;(1点--2点)
 
  N100 …………;(2点--3点)
 
  N110 …………;(3点--4点)
 
  N120 …………;(4点--5点)
 
  N130 …………;(5点--6点)
 
  N140 …………;(6点--7点)
 
  N150 …………;(7点--8点)
 
  N160 …………;(8点--9点)
 
  N(170=#) …………;(9点--10点)
 
  后段部分
 
  N180 G00 X100 Z100 ;把刀具快速移动到回到程序的起点
 
  N190 M05 T ;主轴停止,换回基准刀
 
  N200 M30 ;程序结束,光标回到程序开始位置,为下一件加工做准备。
 
  二、两步式巩固教学法
 
  (1)教师编程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初学编程,学生都觉得困难。因此,我首先利用仿真软件演示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在黑板与学生一起学习指令的意义,一起编程编,从简单的外圆、端面和台阶的车削开始,采用三段式的编程法,示范给学生,让学生不断练习,熟悉编程步骤,最后让部分学生上黑板编,大家一起对整个编程进行评价,享受整个编程的幸福感。为上机操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2)学生编程
 
  学生在数控模拟仿真机床上,根据图纸和加工工艺,自己独立思考,以作业形式独立完成整个编程内容。把程序录入到仿真机床里,然后采用单段运行调试程序,来检查机床动作与刀具运动轨迹是否正确,或检查图形显示运行轨迹是否正确。让学生在操作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成就感,激发学习编程的积极性。
 
  三、操作
 
  1、安全教育
 
  严谨规范的管理,才能培养出训练有素的企业欢迎的人才。纪律是上好实习课的关键,只有良好的纪律,才能保证实习课的顺利进行。所以从每节课起,大讲特讲生产安全案例,让学生体验到生产过程中的危机感。笔者提出安全口号:听从指挥、保证安全、学好技术、服务社会。使每一个学生在实习中一定要按数车安全操作规程去做,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保证生产实习课的顺利进行。
 
  2、小组合作
 
  欠发达地区的中职校,受学校现有教学条件限制,很难提供足够的数控机床进行实习教学。如笔者所在学校现有数控车床5台,以一个班30名学生计算,无法满足所有人同时进行操作的需要。因此只能采取小班教学制,首先全班同学在一起学习本节实习任务,对任务的加工工艺进行分析,编程,将班级中学习较好的15个人组成一组,由我组织进行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操作,另一组15人由另一位教师在仿真室带学生在仿真机上模拟编程。再者将在数控实训室的15人分5组,3人一组,然后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轮换操作,从而充分利用了各种资源的合理搭配,增加学生的实践时间,使数控编程和车床操作能力都得到了增强。解决了机床少,学生实习时间不足的问题。项目实施分成四组,每个小组都有一名组长,按照企业的实际工作流程,将每一个学习任务的教学内容细化到每一个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师傅带徒弟”
 
  由我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操作能力进行分组,一般3-4人一组,由我选出操作能力强的同学作为组长,先教会他们,让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不断激励这部分学生勤学苦练的上进心。再让他们教后进生,由于他们之间没有多少隔阂,后进生通过优生的行动帮助、行为激励,也跃跃欲试,久而久之。克服了学习中无目的、情绪不稳定、学习意志不坚定和依赖性强等缺点。
 
  4、“五勤”教学法
 
  由于实习的学生人数较多,机床工位也较多,这就要求实习指导教师在实习指导过程中要做好“五勤”。
 
  ⑴腿勤。在实习过程中实习指导教师要不停的在各机床间走动,只有走到学生操作机床面前,你才能发现学生在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导学生解决问题。
 
  ⑵眼勤。实习指导教师在实习过程中要注意力集中,眼观八方,找出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问题,还要注意检查学生的程序是否正确,及时纠正。只有在程序正确的前提下才能循环启动程序自动加工。
 
  ⑶脑勤。实习指导教师要勤于动脑,要考虑如何指导学生,如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要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和操作技能的差异,具体分析,用不同的讲解方法,使不同基础的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师所讲的方法。对于学生使用不同的加工工艺编写出的不同加工程序,教师要逐一详细分析不同的工艺对工件精度的影响。使学生能正确理解正确的加工工艺的重要性。
 
  ⑷嘴勤。学生的操作训练,是在实习指导教师讲解、分析、示范完以后进行的。有的学生在教师讲解时没有认真听,或忽视了部分重点的地方,以至于在自己操作中没有很好的掌握。实习指导教师要在指导中,对发现的问题要不厌其烦的讲清、讲透,让每一位学生正确掌握本实训课题的内容。
 
  ⑸手勤。实习指导教师的双手必须是要勤劳的,在实习过程中是不能插在口袋里。对发现的问题要亲自去做示范,对学生的程序要一页页翻过去地查找问题。
 
  通过五勤,可以使实习指导教师及时掌握每一个学生的练习情况,对本课题的掌握情况,发现出共性的问题,在总结时做出点评。并在下次其它班级做本课题实习时着重强调容易出错的地方。
 
  四、巧总结
 
  1、总结课后集中反馈,让学生找出实习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如学生各组中均没能解决时,便和学生一起共同解决。实习完成后每个同学写出实习报告,总结自己在操作过程中的体会和经验教训。将平时所遇到的问题、失误和学习要点记录下来,这种积累的过程就是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通过这种形式的实习,进一步提高了学生操作水平,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以及团结互助精神。
 
  2、学生加工完毕后,由教师带领各小组长进行项目检查验收,相当于企业的产品质量检查,并按项目要求及标准给予评分。
 
 
 
分享到:0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行业资讯
图文资讯
蓬安无人驾驶耕整机 开启耕地新模式 首个飞行汽车专业面世!未来人类出行都靠飞?
技术改造撑起“五征制造”的钢筋铁骨 传感器新应用层出不穷:研发迈向“高精尖”
点击排行

客服热线:0551-62672521 业务咨询:0551-62672521 邮箱:2268263116@qq.com

媒体合作: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opyright (c) 2012 机电产品交易网 . 版权所有 皖ICP备120044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