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用板材中,为减轻车体重量,大量采用高强度、高塑性钢板已成为必然的趋势。TRIP效应由于具有提高钢材强度与成形性的优点,常被用来设计新钢种,传统的TRIP钢是通过等温退火获得铁素体、贝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组织。在贝氏体转变过程中,由于所加的合金元素抑制了渗碳体的生成,从而使未转变奥氏体富碳,增加了奥氏体的稳定性,最终使其在室温下稳定存在,而富碳的残余奥氏体变形时会发生TRIP效应,从而提高了钢铁的综合性能。作为新一代汽车用高强钢,Q&P(QuenchingandPartitioning)钢结合了TRIP钢、DP(Dual-Phase)钢和马氏体钢的优点,室温组织为马氏体与残余奥氏体,抗拉强度可达1000MPa以上,延伸率达到20%以上。
北京科技大学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庄宝潼等人研究了0.21C-1.43Si-1.35Mn钢在两相区及完全奥氏体区采用Q&P工艺加热后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两相区加热可获得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和铁素体组织,钢的抗拉强度为1013MPa,延伸率为25%,强塑积为25655MPa·%;完全奥氏体区加热可获得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组织,钢的抗拉强度为1257MPa,延伸率为17%,强塑积为21454MPa·%;Q&P钢中的马氏体主要为板条状,伴有大量位错,并且发现有少量孪晶马氏体,分析认为由配分过程后的淬火过程转变而来;通过Q&P工艺可得到体积分数高达10.67%的残余奥氏体,分布在板条马氏体间,呈薄膜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