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好,欢迎访问机交网!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机电名家 » 正文

以科研任务带动高校学科建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2-05
核心提示:在李德毅看来,传统学科偏向“大学科、大定律、大模型、小数据”。传统学科的公理系统更多地依靠学科奠基人的天才归纳而成,并取得共识,学科重点则在于“解释”,进而形成逻辑推论,即公理系统的定理和推论。
  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过程中,如何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成为一大重要命题。日前,在北京联合大学2015科技工作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表示,高校学科建设正面临新的时代背景,当下的学科建设当以科研任务带动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机电网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
 
  在李德毅看来,传统学科偏向“大学科、大定律、大模型、小数据”。传统学科的公理系统更多地依靠学科奠基人的天才归纳而成,并取得共识,学科重点则在于“解释”,进而形成逻辑推论,即公理系统的定理和推论。
 
  如今,人类已经历了几千年的实验科学、几百年的理论科学、几十年的计算科学,并迎来了数据密集型科学的时代。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学科建设的思路存在诸多不足。
 
  李德毅认为,传统的学科建设普遍存在三类问题:一是学科建设强调基础理论和基础研究,建设需要长远努力,甚至没有穷尽的时候;二是学科建设难以给出明确的时间路线图,指标也难以精确量化;三是学科边界难以明确,很难与其他学科明确区分。
 
  “在大数据时代,人们在学科建设中逐渐发现,曾经的大学科、大定律不具有普遍性。而且,出现的特例越来越多,想做到形式化越来越难,只能用小学科、小定律、大模型精细刻画并解释各种各样小范围的现象,描述其形式化约束,服务小众。”李德毅说。
 
  他表示,大数据时代,任何学科的形式化理论,都会更多地依赖大数据,服从大数据,而大数据中隐含的真理性会创造出更多新学科,这些新学科常常是交叉学科。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基础研究“宜散不宜聚”,“散”才能使学科间少一些干扰。李德毅指出,当前科学研究的综合性和多学科特点,要求学科内部、学科之间,甚至跨学科交叉产生新学科,如此一来,基础研究需要能“聚”能“散”。
 
  在此背景下,李德毅认为,要改变当下基础研究难“聚”易“散”的现状,应当用科学任务带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众所周知,基础研究是应用研究或技术创新的先导。但另一方面,技术发展也可以成为基础研究更为重要的源泉。大数据时代技术可望成为科学的先导,我们更应该提倡用科学任务带动基础问题的研究。”李德毅说。
 
  他呼吁,用任务带学科,可以实现一步一个里程碑,促进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既踏踏实实,又有前瞻性。国家的南极科学考察,探月、绕月、驻月工程,视听觉信息的认知计算等,都是采用任务带动学科的做法,有力推动了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
 
  “基础研究没有载体是不行的,选择载体常常比确定科学问题更难。”李德毅说,科学任务通常有明确的载体和有限的目标,需要多学科集成,能体现跨越发展。高等院校用科学任务带动学科建设,也更容易得到政府、企业或者社会的稳定支持。
 
关键词: 李德毅 高校学科
 
分享到:0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行业资讯
图文资讯
通用汽车新专利 将任何汽车变成自动驾驶车 秦川集团另辟蹊径开拓关节减速器市场
安凯客车铸就“中国制造”新荣耀 Mobileye与德尔福合作展开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点击排行

客服热线:0551-62672521 业务咨询:0551-62672521 邮箱:2268263116@qq.com

媒体合作: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opyright (c) 2012 机电产品交易网 . 版权所有 皖ICP备120044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