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正在研究中石油和中石化合并”,《华尔街日报》在春节长假期间报道的这则消息近日不断发酵,尽管25日中国石化新闻发言人吕大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件事”,但据了解,在北京,确有权威研究机构正在研究全球化视野下的国企改革目标,为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提供思路;其代表学者是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
在去年12月27日至28日于广州举行的由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主办的“首届国企改革发展前沿论坛”上,胡鞍钢在作论坛主题发言“全球化视野下国企改革目标:中国如何打破西方垄断”时曾介绍其一个重要观点:从全球视野和更加开放、更加长远的角度来看,中国的世界一流企业集中程度还远远不够,今后的方向仍然是提高集中度,打破国际资本垄断。
国有经济战略布局要具全球视角
在此次论坛上,胡鞍钢提供了1975年至2013年各国世界500强企业统计数据,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也集体崛起,其中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表现突出:世界500强企业中,1996年,中国企业有2家,全部是央企,一直到2008年,进入世界500强的大陆企业有26家,也全部是央企,这种状况到2009年才得以改变,到2013年,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企业有100家,大陆企业92家,其中59家是央企。
胡鞍钢认为,未来,中国很快就会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因此,国有经济的战略布局要具有全球视角,未来30年是中国投资世界的阶段,要强调国企在全球配置资源。国有企业改革也应该放在这一世界大格局中去考虑:“在中国这样一个超级国家,需要有超级国有企业,并具有超级的企业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力中立于不败之地。”
胡鞍钢提出,央企的战略定位之一是在国际上,与西方跨国公司竞争,打破它们对世界经济和产业体系的长期垄断,同时又与跨国公司进行合作,成为中国“走出去”战略的主力军、航空母舰和战斗机群。
“国有企业的成长发展之路,不是简单地与民营竞争,更重要的是与国际跨国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进行竞争。中国企业的成长发展之路也不是单纯地讨论谁进谁退的问题,而是关于中国企业与国际跨国资本之间的竞争。”胡鞍钢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并提出了“2020国有企业发展国家目标与战略”。
五大行业今后方向仍是提高集中度
通过对1996年至2013年世界500强数据收集与分析,胡鞍钢还指出:从营业收入看,中国国企规模迅速壮大,与美欧日之间的相对差距不断缩小;从资产总额上看,国企的资产规模不断增加,占世界500强企业资产总额的比例持续上升,与美国和欧洲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从利润看,中国国企的利润总额持续上升,基本保持与营业收入增长水平一致,利润总额已超过日本,与美欧的相对差异也呈逐步缩小态势。
同时,中国国企在世界级500强行业(产业)覆盖率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总体而言,覆盖面仍不够广,特别是与美国的差距仍然较大,同时在产业结构上仍然有待优化。2013年的数据显示,从世界级500强行业(产业)覆盖率方面看,在50个行业中,美国已经覆盖了46个行业,而中国才27个行业。
“中国将来应该要翻一番,美国有多少中国就应该有多少。现在还有23个行业空缺,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还不够,这要求央企必须做大、做强、做优。”胡鞍钢这样表示。
胡鞍钢还特别指出,与美欧日的世界500强企业相比,中国世界500强企业的市场集中度水平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按行业世界500强企业营业收入与各国行业总产值的比值计算,中国在炼油、电信、能源、金属和汽车行业的集中度水平显著低于美国、欧盟和日本的世界500强企业。
在胡鞍钢看来,中国的世界一流企业不是是否出现垄断的问题,而是集中程度还远远不够,今后的方向仍然是提高集中度,方向指向三个方面: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集中度,形成优势行业,关键领域制高点;提高其他行业和空白行业的集中度,填补空白行业,占有一席之地;提高研发投入与人才集中度。
有意思的是,此次论坛胡鞍钢话音刚落,论坛结束后两天,中国南车(601766)、中国北车(601299)即正式发布公告,宣布了两巨头合并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