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大批外企上演着迁徙之旅,而拥有13亿人口的印度成为众多外企迁徙的目的地。尽管印度对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充满信心,但现实却是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开始“逃离”印度。
近日,拥有超过100年历史的美国最大工业公司之一的福特汽车,宣布将关闭在印度的两家汽车生产工厂,停止在印度生产汽车。福特在印度拥有两家汽车生产工厂,分别位于金奈(Chennai) 和萨南德(Sanand),这两家工厂雇佣了数千位员工。其中金奈工厂占地350英亩,年产20万辆汽车和34万台发动机。福特的SUV、EcoSport和Endeavour都在这个工厂生产。
福特在声明中表示,印度市场对福特的新车的需求一直很疲软。在印度销售的汽车将立即停止生产,大约4000名员工将受到影响。福特预计将计入与此次重组相关的约20亿美元开支。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福特汽车公司成立于1903年,主要产品有汽车和汽车零件、拖拉机、电视机、收音机、电子通讯系统、导弹控制系统、卫星和地面站设备等,是美国最大的跨国企业之一。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福特汽车以1271亿美元营收排名世界第47位。
作为一家跨国性企业,福特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进军印度市场。当时福特与印度最大跨国集团马恒达建立合资车企,从而打开印度市场的大门。在印度深耕接近30年的福特,为何如今选择退出了呢?
难以在印度市场立足是关键因素。福特公司当初之所以到印度建设工厂,除了看中印度低价劳动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印度背后庞大的市场。作为新兴经济之一,印度的经济总量已经跻身全球前六(2020年数据),民众的消费能力大有改善。因此福特汽车寄希望印度消费者买单来提升销量。
然而根据印度汽车经销商协会联合会(FADA)日前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上个月福特在印度乘用车市场的销量为3604辆,所占份额仅为1.42%。进入印度市场25年时间,福特占有的市场份额甚至不到2%。不只是福特,包括雷诺、本田在内的外资车企,市场份额均不到3%。印度汽车市场份额主要被铃木和其本土品牌——塔塔控制,二者市场份额相加超过68%。
针对此次撤出在印度的生产线,福特官方给出的解释是,过去10年间福特汽车在印度营业亏损累计超过20亿美元,加上印度国内市场对福特新车型需求有限,福特汽车在印度无法找到长期可持续盈利的方法。而福特汽车的“撤退”,将对印度汽车制造业和福特汽车自身造成深远影响。
首先,福特汽车结束在印度的生产制造,将导致大约4000名员工下岗。福特汽车印度业务可以提供成千上万的工作岗位,一旦撤离就意味着这些工人将迎来下岗的命运。
其次,福特汽车印度经销商面临严重的损失。在印度设立一家福特汽车经销商的费用在数百万元人民币,当福特汽车停止在印度业务,意味着印度总共170家经销商所购置的硬件设备将付诸一炬。
实际上承担最大损失的还是福特公司。除了承受过去10年经营投资损失的20亿美元之外,福特汽车此番重组计划将耗资20亿美元,折合129亿元人民币。
福特汽车的撤离对印度打造“世界工厂”的愿望是个巨大的打击,身为百年企业的福特汽车也无法在印度存活下来,这会让其他外资企业重新衡量印度市场的价值。印度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依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