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月前,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发表署名文章,他提出2019年将是造车新势力的倒闭年,没有一家造车新势力值得投资。为此,引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一场口水仗。
就像知乎上很多网友回答问题前加一句“非利益相关”一样,实际上“利益相关”的“网友”如何小鹏和明势资本创始合伙人黄明明,立刻对此做出回应。
为什么是这两个人先跳出来?在曾经的一段央视《对话》栏目里,李想说造车新势力最后只会留下5家,何小鹏说只留下两三家。而明势资本是车和家(现在的理想汽车)早期唯一的天使投资机构,并且跟投了接下来的A轮、B轮融资。所以能看出来,这两家新造车企业都觉得或者希望自己是留下来的其中之一。
终究,口水仗抵挡不住历史的滚滚车轮。不过才4个月的时间,一大批新能源车企面“爆雷”了。
新能源汽车投资遇冷
近日,小鹏汽车在老款车型还未完成清库的情况下,就匆匆推出性能更高、价格更便宜的新款车型,引发老车主的强烈不满。另外,长江汽车、前途汽车、法拉第未来、天际汽车等在内的10多家公司也出现了欠薪或欠货款,有些出现主动减员的行为。
将时间再往前拉,长安新能源暂停挂牌增资、奇瑞新能源增资扩股流拍。虽然这两家公司因为企业性质的原因,在苛刻的条件下降一批投资机构拒之门外,但结合新造车企业所发生的问题来看,根本的原因还在于缺钱。
汽车行业因为其巨大的产业规模、强大的产业链带动效应以及高新技术集成性,成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先锋与代表性行业。新能源汽车虽然目前规模微小,可它的背后是一条涵盖上中下游30多个环节的产业链,新能源汽车已然成为当下最大的投资富矿。
有投资机构表示,投行投的是方向、前瞻,比如说投资变化的东西和投资技术驱动的东西。所以在初期,专注在三电、充换电网络、电池的再生利用等产业上游企业,更容易受到资本的青睐。
不过今年以来,受市场环境、股价等因素影响,汽车板块多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宣布终止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另有部分上市公司未能在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复有效期内完成相关融资事项,导致批文自动失效。
在产业的中游,新造车企业也面临着需要持续烧钱而不得的困扰。根据2018年的一份报告显示,近三年以来,国内共崛起近60家造车新势力,其中主流的15家企业共发生融资活动120多笔,总金额超过1200亿元。加上身在海外的法拉第未来,中国造车新势力总融资规模已经超过1500亿元。
汽车作为资本密集型产业,只有真金白银的“砸钱”才能入行。由于是新生势力,新能源汽车产业需要大量资本作为后盾,然而造车企业自身能力有限,需借助外在的融资渠道和能力也无可厚非。但从投资的结果导向来看,目前大部分新造车企业仍处于产品小批量交付阶段。
小鹏汽车副董事长兼总裁顾宏地指出,有几个因素影响了投资者的情绪,包括上市电动汽车制造商的糟糕表现。“我认为在总体的宏观环境中,上市公司的销售业绩并没有很显眼。这对投资情绪有抑制作用。”
青域基金表示,造车新势力并不是我们的投资标的。在资本的角度来说,特斯拉并不是一个好的标的。因为这么多年来,特斯拉只有一个季度是盈利的,这个季度还不是经营性盈利。
投资人魏庆和他的私募股权投资团队曾拜访了20多家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初创企业,但最终他们决定不进行任何投资。“一家公司从早期阶段讲故事,到生产样车并筹集资金,再到最终的大规模量产,存在太多不确定性。”
真假救命稻草
董明珠作为第二大股东的珠海银隆因无序扩张、技术落后,陷入困境。也就可以理解了华夏幸福转让股权,外延新业务。北汽蓝谷和蔚来的股价跌宕起伏,也引发了投资者对新能源汽车板块的担忧。
作为外来入侵者,当特斯拉上海工厂建成并开始生产后,特斯拉车型的价格还会再一次降低。特斯拉在上海的工厂已经在建设中,还在中国成立了几十家分公司,布局电动汽车、零部件、电池等的生产,致力于全面推进本土化。到那个时候,当前造车新势力们的淘汰压力可能进一步加剧。
最近,热度极高的科创板,似乎成了新造车企业的救命稻草。
对于新造车企业而言,本身属于科创板重点支持范畴,而这个需要大量“烧钱”的群体,需要更多的融资途径。伴随着正式开市日子的逼近,有媒体做过统计,截至目前,17家造车新势力中,有6家已明确表态在进行内部的科创板上市准备,另外有9家仍处于观望之中,未对外进行明确表态。
“现在市场上缺钱,投资机构比较谨慎。”那么对急需资金的造车新势力来说,在科创板挂牌是个渡过资金难关的好机会。
此外,传统车企的新能源汽车子公司也有意向登陆科创板。力帆汽车希望将旗下的盼达用车、移峰能源和无线绿洲等三家公司推上科创板,奇瑞新能源此前更名为上市做准备。当然,也不排除长安新能源将加入挂牌科创板的大军。
长安汽车曾表示,对于拟引入的战略投资者,要求其主营业务与长安新能源公司或长安新能源公司的股东方具有密切的关联,能够与长安新能源形成战略资源的协同效应;或者是知名投资企业或大型产业基金,具备丰富的投资运营管理经验,能够为长安新能源的公司治理、资本运作提供先进经验和资源。
由此可见,传统车厂仍然关注现金流、损益表等财务状况,是否对得起分析师们的预期,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然而,当前的现实情况却是在中国,几乎很少有企业及投资机构有耐心研发技术,目前大部分投资机构都是想捞一把就走。”
互联网造车这波热潮还未褪尽,房企造车纷至沓来。富力集团参股华泰汽车,恒大“国能93”下线。在这背后,是一块块产业园、一个个新能源小镇拔地而起。
当初新造车企业只用了1-2年就量产出来的新能源汽车对于行业来说颇为讽刺,如今地产商将造车门槛提高到了千亿级别,似乎对新造车企业几十上百亿的融资来说也是一种讽刺。
“新能源投资遇冷背后的尴尬”由中国机电产品交易网(简称机交网)小编整理发布。如需要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更多关于机电行业资讯,请点击关注:中国机电产品交易网 机电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