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安徽省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暨第三届全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选拔赛于日前在蚌埠落下帷幕,本次大赛再一次展示了我省机器人产业发展态势。
处全国机器人产业第二梯队前列
安徽芜湖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内,一台台机器人展示着自己的绝技,引发参观者赞叹。
据了解,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产销规模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厂商之一,总部设在芜湖,在全球有13家子公司,现有员工800余人,其中研发人员300多人。2014年至2017年,该公司连续四年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整机销量全国第一,2017年六轴工业机器人出货量达3200余台,2018年产值将超过20亿元。
机器人产业是近年来我省产业经济发展的亮点,那么,我省机器人产业目前处于什么水平?
“我省总体处于全国机器人产业第二梯队的前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王灯明介绍,我省初步形成芜湖、合肥、马鞍山等机器人产业集聚区,以及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系统集成、示范应用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为促进安徽省机器人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我省先后出台《安徽省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7年)》和《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若干政策》。以针对我省机器人产业的薄弱环节和发展重点,支持机器人企业培育、技术升级、平台建设、产品推广、产业链发展等,逐步将我省建设成为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机器人研发制造基地、世界一流的机器人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
按照计划,到2022年,机器人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700亿元大关,我省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2.5万台,建设成为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机器人研发制造基地。
到2027年,我省机器人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800亿元,智能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培育30家左右单项冠军企业,打造15家左右行业“领跑者”企业。
抢抓“试点机遇”加大产业集聚
作为我省首批启动建设的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之一,芜湖机器人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正充分发挥“国家试点”和“省级基地”的双叠加政策优势,全力推进机器人产业创新创业集聚发展,努力摘取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
目前,该基地的整机企业正逐步做大做强。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基于ROBOX平台的高性能机器人控制系统开发完成,开始实现批量生产和控制系统自主化。行健智能公司与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等大型船舶公司签订合同,自主研发的大框架、视觉导引桁架机器人等产品在造船、钢结构、军民融合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基地还同步发展服务机器人和推进关键核心零部件实现国产化。
今年1月至9月,该基地现有在库企业实现产值81.74亿元,同比增长13.4%;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3亿元,同比增长24.2%。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基地已集聚产业链企业103家,现有规上企业46家,基地核心区鸠江区已集聚企业72家。
据了解,我省抢抓“合芜马”国家机器人产业集聚发展试点机遇,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以中科院智能研究所、中科大、合工大等科研机构为研发主体,埃夫特、欣奕华等骨干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链集聚发展态势。
近三年来,我省共实施重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424个,总投资352.7亿元,年新增销售收入833.5亿元、利润93.5亿元、税金56.1亿元,25个项目获得国家智能制造专项支持。2017年全省集聚机器人生产、集成和零部件企业150余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200亿元,工业机器人产量达8000余台,同比增长1.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