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海底45米,为8万吨的“巨人”护航,用中国最“深”的技艺为保障沉管隧道安全筑起最后一道生命线;每天完成8000多次往复单一的锉修动作,让零件的精度达到0.003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二十五分之一。这些听起来不可想象的技艺,却实实在在出自于中国“深海钳工”第一人的港珠澳大桥深海钳工管延安和中航工业首席技能专家方文墨这两位“大国工匠”之手。
在互动中体悟“工匠精神”真谛
“靠技艺糊口不难,但是能做到‘工’还是能达到‘匠’,要看技艺是否精湛。希望同学们能勤学苦练、精益求精,练就一身好本领报效祖国。”启动仪式上,管延安和方文墨两位“大国工匠”分别结合自身的成长,讲述了从业以来敬业、精业的事迹和感悟,不仅生动诠释了机电工匠精神专注执着、踏实坚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等深刻内涵,而且不约而同地谈到,工匠精神的养成最终要靠爱国强国的拳拳之心。两位大师还现场演示了各自的绝活——维护海底工程的研磨技术、狭小空间的盲锉技术、锉刀磨平真空吸附技术,两位大师臻于化境的技艺赢得师生们的阵阵掌声。
让两位工匠与同学们面对面交流,对于传递和弘扬工匠精神,激励大学生树立职业信心,提升职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深职院学子要认真体会、思考和感悟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从大国工匠身上找到对自己的全新认识和定位,成为工匠精神的传承者,为精彩的人生开启新的大门。”
今后,两位工匠将不定期来校与同学们面对面交流,让“工匠精神”在深职传承下去。
在随后的访谈中,同学们与“大国工匠”精彩互动,同学们不时提问,现场互动气氛十分热烈。
多个专业项目为活动赋予职教特色
除了当天上午主会场的活动外,深职院还特别邀请了带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智能电视的国家领军人才冯万良和年均与水下机器人打交道达1000个小时的顶级水下机器人操作手廖菲两位“南粤工匠”参与了下午电信、机电学院的分会场活动,他们用自身经历、现身说法,引导学子践行“工匠精神”,提升综合素养,适应职业生涯的发展。学校还邀请了部分已经离开校园、始终在工作岗位上发扬“工匠精神”的优秀毕业生回到母校与师弟师妹分享经验,传授心得感悟。
此外,陶艺制作、现场点钞、心肺复苏演习、网络精英挑战赛、机器人展演、“技能大比武”系列活动回顾展等多种形式的专业项目也在当天同时举行,思想道德教育、专业技能教育和职业精神教育有机共冶一炉,突显了浓郁的职教特色。
让“工匠精神”在深职院开花结果
据悉,本次“大国工匠进校园”广东省首场活动是由教育部关工委、中华全国总工会宣教部和广东省教育系统关工委联合主办,深职院承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