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不断渗透全球,世界工厂的发展模式给经济带来了高增长,但也出现了一系列资源消耗过大,环境压力加重等负面的问题,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及经济结构,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已迫在眉捷,随着人口红利的失利,最近几年机器人换人、智能生产、工业4.0新潮流不断,但仍然还处于概念阶段,并且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或者上百年,概念定的过早可能不利于整体行业的发展,也会误导进入行业的新创业者。
一、人力混合协作机器人是智能生产第一步
日本及德国是最早开始提出工业4.0概念并开始智能化路,在开始概念高度的同时,也提出相应的发展路径及规划,先分别制定了人工协作机器人的功率要求,人与机器的隔离措施。前期最艰巨及必要的是去隔离,人工接近没有任何伤害及危险。从这点看,在工业4.0的概念的基础及切入点,必定是人工协作开始,而且在去人工化隔离上会需要很长时间,也不会在去人工化上有一个标准的程度。
二、小批量及DIY,非标路线根本不适合智能化
从机器换人的角度讲,最重要的削减成本,还有更重要的是缩短生产周期,无非就是在实际生产线及工作扩大机器人的适用范围,另一方面量化生产。小批量及机种频繁的切换,机器人的动作程序的开发及输入足够抵消生产所带来的价值,同时生产量的波动带来人员的重新调配,培训及再教育成本高昂,更不利于制造的发展。
而非标路线,DIY等将被3D打印制造所取代,3D打印技术也会从最原先的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的制造模型走向直接制造,而有意思的是,3D打印制造正因为材料的限制,知识产权及花费的限制,无法应用于大量生产。行业会向标准化,开源软件及系统,设备方向发展并迎来发展黄金期。
三、机器人智能协作生产从视觉开始
单体单元小型通用件在包装、物流环节中的共性造成机器人的供给十分困难,变量变种等零部件去人工化环节中最为棘手,视觉机器人的应用中,除了对零部件不规则体的通用件画像,发出指令摆正供给顺序及排列外,还会有可能替代声音。在生产之外,利用高速像机,把过去靠经验老道的运维师傅靠声音分辩设备运转正常与否用图像完整的记录下来,例如高速轴的旋转偏移度的记录达到设备的预警。二维视觉及三维视觉传感画像机器人与其他机器人型成协作配合体,指令发出体不止在生产中会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工厂外,生活中也会得到空前的发展。
四、PLC仍然是工厂自动化的基础,智能生产只有智能方案
对工业4.0的各方认识中,针对PLC的争议最大,从本质上讲,工业4.0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帮助制造企业实现更高层次的生产自动化。在制造企业的眼里,工业4.0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无非就是不断地通过自动化改造,通过生产线解决方案集成,通过自动化产品应用,最终实现自动化生产而已,而首当其冲的自动化产品就是PLC。在制造企业的认识里,工业4.0就是PLC,在通讯方式上,485通讯并不造成进入互联网的障碍,网络模块在PLC的标配中已经发挥出十足的互联网特性,WEB端,组态功能。对于编程软件及内嵌式的功能来说并不够统一与开放,这无非跟近年来出现的各系统IOS,安卓等一样不可能统一,而智能生产最终还是会过渡成智能方案,机器人的进入只是智能方案中的一环,谁也取代不了谁。同样PLC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未来依靠工业云,编程与应用会更加形象,容易。
人口红利的消失并不是我国面临的难题,而是全球难题,今后的中国、印度、东南亚国家等对低价产品的需求会增加,发达国家市场对价格的要求也会越来越苛刻,提高可生产性和生产性,已经成为首要思考的问题,智能生产无疑将成为制造业全球竞争力提升的下一个聚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