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好,欢迎访问机交网!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开发高效清洁的快速炼镁技术势在必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2-25  作者:邢学海
核心提示:中国是世界原镁的产业大国,原镁产量占到全世界的80%以上,但中国目前的原镁冶炼工艺仍以沿用了70多年的小罐皮江法为主。该法以小型合金罐为还原容器,煤气或原煤作为外加热燃料,存在单罐单次产量低、能耗高、污染大、装备自动化程度低,炉渣氧化镁含量高,无法直接利用等诸多问题。为此,国家将粗镁冶炼列入限制发展的产业目录。所以,开发高效、清洁化的快速工业炼镁技术在镁产业发展中势在必行。
   中国是世界原镁的产业大国,原镁产量占到全世界的80%以上,但中国目前的原镁冶炼工艺仍以沿用了70多年的小罐皮江法为主。该法以小型合金罐为还原容器,煤气或原煤作为外加热燃料,存在单罐单次产量低、能耗高、污染大、装备自动化程度低,炉渣氧化镁含量高,无法直接利用等诸多问题。为此,国家将粗镁冶炼列入限制发展的产业目录。所以,开发高效、清洁化的快速工业炼镁技术在镁产业发展中势在必行。
 
  近20年来,针对皮江法存在的问题,研究者主要集中在对皮江法的原料、温度、还原罐的规格、加热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改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小罐皮江法的弊端。
 
  西安科技大学王晓刚团队提出和设计了以内热法竖式炉作为大型反应炼镁容器,以清洁的电作为加热方式,采用方便、便捷的的电作为加热源,力图彻底解决还原过程中的污染大、能耗大、劳动强度大根本问题。
 
  近期,该团队通过工业化试验研究试验,基本实现了快速高效和连续性的提炼镁的过程,且各项指标优于皮江法,工业化试验的整体装备。
 
  电内热法半工业化试验成功
 
  王晓刚团队在历时近4年的半工业化试验过程中,以半工业化试验炉的装料量在1.5吨左右为指标,共进行了10余次的试验,获取了一系列的工业化参数和工艺指标。
 
  工业化试验取得新进展
 
  该团队在半工业化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放大试验装置,设计和制造了装料量在4吨以上的快速炼镁炉。在工业化试验时,共加入4吨的原料和垫料,其中球团料约为2吨,还原镁渣作为隔热垫料约为2吨,试验过程最高升温到1275℃,共耗电2650kWh,整个高温阶段的真空度保持在10Pa——15Pa。
 
  整个高温段时间还原周期为4小时,该段的能耗约为1620kWh,占总耗能的61%,得到粗镁为320kg,料镁比约为6.25,折算吨镁耗电约8280kWh。所得粗镁的纯度约为99.903wt.%。其粗镁中的杂质含量如表2所示,且杂质含量主要以硅和钙为主,可能与真空条件下钙和硅化合物的挥发有关。

  “开发高效清洁的快速炼镁技术势在必行”机电网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更多行业资讯,请点击关注:机电行业

 
 
分享到:0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行业资讯
图文资讯
我国有望率先建成空间太阳能电站 国网南京公司“管家式”智能机器人正式“上岗”
安徽合肥2017年前7个月经济“成绩单” 科学仪器开放共享助力基础研究开启新一轮“加速跑”
点击排行

客服热线:0551-62672521 业务咨询:0551-62672521 邮箱:2268263116@qq.com

媒体合作: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opyright (c) 2012 机电产品交易网 . 版权所有 皖ICP备120044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