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大连数控机床集团与东莞市政府、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签订了成立大连机床(东莞)智能技术研发中心和东莞市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展示中心的协议。而大连机床集团推出的机床“以租代售”新模式,不仅加快了自身机床产品销售增长,也帮助东莞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了设备改造、技术升级。今年8月,这个多方共赢的创新模式得到科技部的肯定。而依托主体大连机床 (东莞)智能技术研发中心打造的智能制造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更是被科技部获批成为首批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
“大连机床集团与东莞"联姻"达到了三赢:对政府来说,是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创新;对大连机床来说,是营销模式的一种改变;对下游企业来说,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摈弃,"机器换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这"三赢"也是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好的诠释。”大连机床集团副总经理孙欣裕说。
大连机床“联姻”东莞
大连机床集团作为我国机床行业的排头兵,“十二五”期间承担了国家数控机床和基础装备(04数控)重大专项。在为国家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提供大量的关键核心设备的过程中,大连机床集团自主创新能力和高端产品研制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升。该集团除了建有国家企业(集团)技术中心外,还设有8个研究所、1个试验室以及在美国、德国设立的3个技术分中心。完整的技术创新体系和不断升级的管理体系,特别是从2015年实施的“精品工程”,无论从产品档次还是生产规模,大连机床集团在与国外知名同类企业的不断博弈中“羽翼渐丰”。
“近年来经济放缓导致市场低迷,使大连机床集团的能量得不到充分释放。”孙欣裕表示,怎样在目前投资类消费越来越萎缩的形势下,在营销模式上与世界接轨,变销售为租赁,寻找新的能量释放的突破口成为摆在大连机床集团面前的一道新课题。
此时,距离大连市2000多公里的东莞市,被称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和世界工厂。3C(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产品)产业是东莞制造业的典型产业,而智能手机又是3C产品的最典型代表。东莞市作为全球智能手机制造基地之一,全球每8部智能手机中就有1部是东莞制造。近年来,外壳金属化已成为智能手机的潮流,目前具备金属外壳的智能手机占比大概为25%左右,2016年该比重将达38%,这将使东莞市3C产业对智能数控装备的核心设备——高速钻攻中心的需求量以年均近20%的速度增长。
而大连机床集团恰恰具备了支撑这个要求的能力。大连机床集团作为我国机床行业进入IT产业的首家企业,目前已经为苹果、三星等世界手机巨头提供了数百台精加工设备,其精度与可靠性完全可以与国外先进设备相媲美,某些指标甚至超过国外先进设备。所以,满足东莞这个巨大的市场需求对“造机床就像造汽车”一样的大连机床集团来说,是一拍即合的事。
2015年6月,大连机床集团与东莞市政府、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签订了成立大连机床(东莞)智能技术研发中心和东莞市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展示中心的协议。在建立2个中心的同时,大连机床集团联合东莞市谢岗镇政府、武汉华中数控(300161,股吧)和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共同投资建设大连机床智能化孵化基地和大连机床智能化制造基地,落户东莞市谢岗镇银瓶合作创新区。其中大连机床智能化孵化基地主要是对现有厂房进行规划改造,投产后将成为以3C行业高端设备高速钻攻中心为主要加工设备的智能生产线,以融资租赁的方式将设备租用给科技型中小企业。
协议达成后不到半年时间,大连机床集团的1200台高端数控机床——钻攻中心已全部到位。目前,大连机床智能化孵化基地一期1200台机床设备已全部出租,正在建设的二期3500台机床也预订一空。
创新工业孵化生态链“在东莞市谢岗镇银瓶合作创新区的大连机床智能化孵化基地里,有2家企业共租下超过千台钻攻中心,实现智能制造条件下的生产链重构。”孙欣裕表示,该孵化基地提供厂房、设备、技术服务,客户只需付出每台机器每月七八千块钱的租金,这种“拎包入住”的模式尤其适合初创和扩产的企业,带着员工和订单就可以直接生产运营。现在,该孵化基地已经成了“香饽饽”。“如果租满3年,企业只需要花费两三万元钱,就能把机器买回家。”
大连机床集团实施的“设备租赁、拎包入住”模式,为创业企业大大减少了前期投资成本。去年年底入驻大连机床智能化孵化基地的东莞市联驭五金科技有限公司共租用了大连机床集团500多台设备,用于日常生产。东莞市联驭五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昱表示,与自建厂房、购买机器相比,通过融资租赁方式,企业至少降低了20%-30%的成本。
除了租赁机床设备给企业外,大连机床集团还为企业提供一系列的创新性增值服务,包括设备维护、调试、检修等。
不仅如此,大连机床集团凭借产业优势和成熟工艺,为在孵企业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孙欣裕表示,初创型企业一般需要8-12个月才能走入正轨,若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在这一时间段,若给企业提供个性化、创新性的服务,整合产业链资源,为在孵企业提供更多的订单,有利于其迅速发展。
大连机床智能化孵化基地的运营模式得到了多方肯定。同时,为了满足更多的创客对智能制造领域的项目开发和创业的需求,由大连机床(东莞)智能技术研发中心、大连机床集团(东莞)科技孵化有限公司和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联合打造的智能制造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于2015年11月应运而生。智能制造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结合广东3C传统行业转型升级需求,立足培育机器人、无人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点,有效利用高校的创新力量和创新成果。
“智能制造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不仅降低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进入智能制造行业的门槛,也解决了龙头企业产能过剩问题,丰富了企业的产业链。”孙欣裕说,“创客在智能制造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内,不仅可以实现图纸到样件、样件到小批量的转化,同时还能实现产品由小批量到大批量产业化的转化,享受到全制程服务。目前智能制造专业化众创空间入驻团队20多个。”
从图纸到产品全程化服务“智能制造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依托大连机床集团和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工程师团队的导师实力,为创客和入驻企业提供先进技术和制造工艺服务,以及智能化应用技术和行业标准服务。”孙欣裕说,未来,智能制造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将在研发中心建设实验室和中试中心,在孵化基地建设检测中心和样件制造中心,引进刀具、油料等生产配套供应商,集中为创客和入驻企业提供服务。同时,智能制造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积极联系知名企业,为入驻企业提供更多的产品准入机会。
同时,智能制造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成立专业的运营公司,采用“1+2+4”的服务模式,即构建1个创客工作坊,以及投融资和创业孵化2个中心,提供技术服务、样品试制、检测验证、用户体验4项支撑,形成从创意、设计、制造到创业的协同创新环境。
其中,创客工作坊为创客提供低成本、全工业生产条件的车间厂房和工业配套设施以及常用工具,以便于创客的体验、试制、验证等。同时,创客工作坊还为创客提供互联网虚拟的工作空间,帮助创客线上解决技术难题、优化技术路线、市场分析、创新评估和制定成长计划,实现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服务模式。
另外,智能制造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设立300万元的种子基金,作为帮助创客解决创业资金短缺的专项资金。此外,还与广东南粤银行、东莞农村商业银行、广东融通、广发证券(000776,股吧)等金融机构建立长效合作关系,为创客后期创业拓宽融资渠道。
截至目前,智能制造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已成功引进30多名创客和20多个团队入驻,成功孵化出东莞晶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惠州恺丰达智能制造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其中,晶博公司由入驻该众创空间的江西新航602所研发团队与大连机床(东莞)研发中心共同组建的合资公司,专注高端智能手机蓝宝石等硬质材料加工机器人,以及高端装备研究及产业化设备。
“未来5年,智能制造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计划再引进100个创客和15-20个创新团队,打造3-5家上市公司,把智能制造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建设成国内一流的智能制造创客之家。” 孙欣裕信心满满。
“ 大连机床集团推出机床“以租代售”新模式”由中国机电网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更多行业资讯,请点击关注:机电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