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世界循环经济实践领域,我国循环经济发展领域最宽、模式最丰富、认识最深刻、政府推动力度最大。在日前举行的2016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上,中国环境科学院原副院长兼总工程师、中国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总监夏青指出,环境问题是在发展中产生的,只能在发展中解决。在环境保护新阶段,我国要发展绿色循环生产力,最终实现人的幸福最大化、资源利用最优化、环境影响最小化。
循环经济把环境融入发展
夏青介绍,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经历三个阶段:一是农业文明前现代化阶段,稳定发展经济;二是工业文明现代化阶段,高速发展经济;三是生态文明后现代化阶段,实现人的幸福最大化。因此,确立环境与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基于环境融入发展,在发展提升环境的大背景下,体现未来20年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收官战。
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高云虎指出,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建成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创造了巨量的社会财富,支撑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并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我国工业发展仍然没有摆脱高投入、高排放的发展方式,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高云虎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动力、方向、模式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绿色、循环、低碳。在现阶段,工业的绿色发展直接影响甚至直接决定生态文明的成效,工业要主动适应新常态,把生态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用尽可能低的资源能源消耗,实现尽可能高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我国环境短期难有改变
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吴舜泽认为,现在我国环境形势,第一个特点是容量超载。短期内不会有根本性、全局性的改变。第二个特点是质量较差。2015年,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结果显示,有265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与老百姓的期待仍有差距。第三个特点是区域差异。从我国单位国土面积能源排放情况可以看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在某种情况下与国际上相比还会更大。第四个特点是从长周期看,我国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空气质量改善比较明显。
实际上,我国压缩性、急速性工业化进程,导致环境改善具有长期性、艰苦性。对此,吴舜泽判断,第一、我国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环境改善进程可能滞后环境发展20年左右。第二、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到2020年赶上发达国家水平有点难。因此,“十三五”期间,既是机遇期,又是窗口期。
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指出,我国倡导发展循环经济,并把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经济模式,在世界性的循环经济促进中起到很大作用。国家发改委体改所循环经济室主任杨春平认为,世界上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以后,出现了各种环境、生态资源问题,就开始探索使经济增长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相一致的模式。
吴舜泽表示,当前我国环境治理总体上仍处于战略时期,环境质量在改善,但改善是量变,还不是质变,需要不断的积量变为质变。到2020年,传统环境问题有所改善,到2030年,环境质量问题基本上解决,开始考虑生态系统问题。
循环是绿色发展方式
诸大建指出,循环经济不是废弃物处理,必须在新的高度上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第一个环节是原材料,既可以是原生材料,也可以是再生资源。第二个环节是制造,制造环节更多关注的是效率,比如说产品如何延长效率,如何不卖产品卖服务,服务不同的循环。第三个环节是消费,消费完了再回收,又变成原材料的供给。
杨春平介绍,目前我国已经把循环经济纳入各级政府发展规划当中,产业规模成为世界大国之一,在生产领域涌现出众多模式。但许多人对循环经济的理解和认识,仍旧停留在资源配送和垃圾处理上,这是对我国循环经济的不了解。在宏观上,循环经济是促进经济增长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微观上,循环经济是企业实现经济绿色发展的方式。
杨春平认为,在物质从自然到社会的流程中,增长社会重视流量,成熟社会重视存量。因此,我国可以把循环经济的全过程看作整个价值链的过程,需要未来政府、企业、消费者的联动和深化。第一、政府搞循环经济不是为了循环而循环,而是让资源环境消耗能量跟垃圾排放量能够得到控制,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脱钩的问题。第二、企业特别是制造企业应该把循环经济作为主流,最终实现从废物回收发展成为循环经济企业整个供应链的变革。第三、消费者从追求拥有到追求服务,可以变成四个效率:一个是产品生产的效率,一个是产品维修的效率,一个是产品服务的效率,一个是服务满意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