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成为全球机器人群雄逐鹿的主战场。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量将达到10万台左右,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5%,家庭服务机器人未来的市场空间更加巨大。
服务机器人
安川、发那科、川崎、纳博特斯克等日系机器人生产商,现代、罗普伺达、阿尔帕等韩系机器人生产商,以及瑞士ABB、德国库卡、意大利柯马等欧系机器人生产商,纷纷来华成立子公司或合资公司,并在中国多个城市投建工厂或生产基地。
在中国,几乎所有的家电企业都已涉足机器人产业,尤其是广泛用于工业制造的工业机器人。美的、海尔、创维、格兰仕、格力、海信、志高和奥马等,都在大量使用自动化设备或机器人。
目前格力自主研发的自动化产品覆盖了工业机器人、智能AGV、注塑机械手、大型自动化线体等10个领域,近100种产品。截止2014年12月31日,自动化设备制造部累计产出设备1660台套,工装1482套。
海尔的互联工厂目前在提高生产效率上取得明显的效果,以其沈阳冰箱互联工厂为例,通过模块化的布局,整个生产周期缩短了50%,冰箱的全工序生产实现了高度的柔性化。
创维集团早在2013就提出机器人战略,启动“311”工程计划,要求在1至2年内,投入3千万,节省1000个人力,打造一条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线。
鉴于“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自动化生产线对于工业机器人的要求进一步强化。海尔的“无人工厂”,通过产品、布局、设备、组织运营的模块化布局,打造出一条可柔性选配产品、扩展加工能力、换模响应需求的自动化生产线,平均每10秒钟就能诞生一台冰箱。而四川长虹在今年年初同样打造了亚洲最先进的电视生产线,可同时生产八款电视,每5.5秒就有一台电视下线。美的中央空调也引进了为奔驰、宝马等国际豪车生产设备的,世界著名的艾斯曼生产线,实现全自动化作业。
在今年8月份,美的集团与日本安川电机在中国的独资子公司签约设立两家合资公司,正式进军机器人产业,两家合资公司分别聚焦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以把握中国制造业升级和老龄人社会的商机。将按照计算机发展的逻辑来进行机器人的推广和研发,即先从商业再到家庭和个人。
美的集团机器人产业项目总经理甄少强表示:“美的将会先从医疗康复、残疾中风等不能自理的人士需求开始入手。机器人或者说自动化,对这个群体而言是个刚需。”此外,美的认为服务机器人可带动传感器、人工智能、智慧家居业务的拓展,工业机器人则可带动伺服电机、减速器、系统集成业务的发展。
工业机器人
在全球工业4.0的浪潮下,这些率先做出改革和布局的企业,通过制造端的先进性,进一步提升综合竞争力,将会在赢取更深广的市场增量上,掌握先机和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