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子水晶酒店CEO吴海在网上发出一封题为《做企业这么多年,我太憋屈了》的公开信,引得一片哗然。与此同时,这封信也再次将做企业遭遇的憋屈吐露出来,可谓是在企业家中间引起了共鸣。
近两年来,从融资、行政审批以及税收等各方面,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红利。“现在的中小企业,融资难和贵的问题得到了多大的缓解;‘找钱’是不是更容易一点了”?然而,记者在回访中发现,企业家们有很多话要说要吐露。他们当中,有的人工程款不能按时拿到,有的想去贷款却被“劝回”,有的想去了解政策但不知道问谁。
包工头:延迟付工程款比较多
1996年大学毕业后,王世杰一直从事建筑工程工作,从技术员、技术经理到项目经理,可谓是一步一个脚印。将建筑工程的“门道”摸清后,王世杰便从一家老牌的国有建筑企业辞职,自己拉了一支队伍,在全省各地承揽建筑工程。
“资金缺口,应该是所有从事建筑行业的人都会遇到的困境。”王世杰称,虽然他承揽的多是政府工程,但同样存在不能按照合同支付工程款,延迟付款现象比较多。“就拿滁州的一个工程为例,已经垫了5000万,但业主一直未按期付款。”王世杰在接受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采访时回忆,特别是到年底,材料商、民工工资都是要支付的,但每年年关将至那段时间,资金不到位的现实让他苦不堪言。
“能借到的钱,我都借了,甚至连女儿的压岁钱,我都拿出来支付了电费。尽管如此,资金缺口,仍然很大。”王世杰告诉记者,国家出台各种政策,都强调要确保农民工的工资,给他做劳务的农民工跟他已经有一些年头了,每个月只支付一些生活费,“平时已经拖欠了七八个月工资,但一般到一些重要的节假日,是一定要全额兑现的,不然对不起他们的辛劳。
王世杰说,之前,社会上都认为建筑行业能挣钱,甚至有一种说法,称金桥、铁路、铜房子,可是现在感觉做我们建筑这行的已经成为一个“鸡肋”,“食之无味弃之无可惜”,“项目一般都是最低价中标,施工过程中,稍微有点闪失,都可能亏本,感觉每天都在走钢丝,精神压力特别大。”王世杰称,他每天晚上最怕就是接到电话,因为这个时候,打电话的不是安全事故,就是催款电话。
策划公司负责人:借亲戚朋友200多万“应急”
“感觉今年整体的经济环境还没有得到很好恢复。”从事活动策划、媒体代理行业10多年的王昆,在谈到自己今年的广告经营时说,“从营业额的角度看,同往年相比,未有明显下降,但回款速度慢了。”截至目前,据他介绍,与去年同时段相比,今年的回款才达到总营业额的六成,“往年,这个时候都是七八成”。
“同许多服务行业一样,广告策划公司也依附于房地产,房地产业景气的时候,往往也是广告业务最好开展的日子。”王昆称,延迟付款的现象很多,目前手头还有大半年前举办活动的款项未到账,而往年年份好的时候,做房地产行业的广告代理和活动策划,都是有预付款的,现在则需要他的公司垫资才能争取到主办权。
得益于前几年去沿海城市考察广告行业的心得,王昆在广告行业最景气的年代,便悄悄转型,确立以活动为主,媒体发布为辅,两者整合打包的营销策略。因此,在今年广告行业整体表现欠佳的时候,王昆主导公司全面代理各大酒店、商业中心的策划活动,营业额与往年相比未有明显下降。但由于资金周转不开,王昆从亲戚朋友处借了200余万元“应急”,“也去过银行找贷款,但可能没有抵押最后没成行。”
“广告类的服务行业,往往是当前整体经济的晴雨表,经济好的时候,广告回款快,资金流动率大,往往越好做;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广告回款慢,资金流动率小,业务越难做。”王昆称,现在好多人,都热衷于资本运作,不愿意投资实体经济,造就的短时间繁荣,对整体经济形势是不利的。
对于当前整体经济形势的不景气,王昆表态,要果断砍去利润不高的项目,注重现金流,苦练内功、抱团取暖,越早转型越好。“社区等区域类的媒体发布,在当前广告业看来,还是一片空白,明年着力点就是加大对社区媒体资源的覆盖,掌握资源越多,对于当前竞争激烈的广告行业来说,越有主动权。”王昆说。
油坊老板:准备了材料还是没贷到款
张以海的塘兴粮油有限公司位于马鞍山市当涂县,主要经营范围是粮油加工、销售以及粮食收购。2000年以前,张以海在当地一家公办的粮油企业上班,已是负责人,但后来由于企业改制,张以海带着几个兄弟和家人,开了一家粮油厂。
2006年,张以海的粮油厂“升了级”,成为粮油有限公司。“升级成公司制,各方面都规范点。”张以海说,就算出去和合作伙伴谈生意,感觉也比较正规点。
但改名并没有解决塘兴粮油“缺钱”的局面。“基本上每年收购季节都会出现资金周转较紧的情况”,张以海说,自己也曾经多次和当地农委、粮食局等部门反映,想帮忙解决,但融资几乎是每个中小企业都面临的难题,最后只得自己想别的办法。
塘兴粮油的生产车间总共2000多平方米,但每年的产值可达到五六千万。按照5%左右的利润率算,张以海一年也可以赚个两三百万。不过,由于收购粮食期较为集中,且客户的回款有时也不那么及时,这就致使张以海容易出现短期内的资金难周转。
“其实也不需要太多的钱,有个两三百万,就能周转开了。”张以海说,老百姓卖粮食不容易,不可能拖欠他们的卖粮款,就算账面上资金不多了,也得先把收购粮食的钱付了。
前段时间张以海资金不足时,曾去找相关金融机构申请贷款,也去市里、县里的粮食局和农委等部门说明情况。“银行需要报批、审批以及要出示土地证、房产证等手续”,张以海说,最后被告知没有申报计划,还是没贷到款。
“再没有办法的话,就去找村里的人借了,多给点利息呗。”张以海说。
设备经销商:想贷款被劝“省点事”
2008年夏天,从安徽农业大学法学专业毕业的殷本兴,在求职时并没有考虑对口职位,而是进了一家冷暖设备的公司。虽然,如今这家公司已不复存在,但接近一年的工作经验,为后来自己创业着实积累了很丰厚的经验。
在省城水阳江路和桐城路交口,有一个200平方米左右的门面房,做的是冷暖设备的安装,负责人是三个一起创业的大学同学。总经理殷本兴就是其中的一位。
2009年3月,殷本兴怀揣从家里拿来的10余万元,与女友(现在两人已结婚)及另外一位同学,三人一起,觉得做冷暖设备仍有市场,遂共同出资注册了“合肥思科”。挺过了初期资金短缺等“瓶颈”后,如今,殷本兴说,公司渐渐可以盈利。“每年净利润六七十万元吧,平均每人年底能分到20万左右。”
尽管不是设备的制造企业,但做经销,对于几个几乎是白手起家的小年轻来说,压力也是不小的。“现在的设备都需要提前付款,根本不存在先提货后付费。”殷本兴说,现在的生意渐渐好起来,但这些设备必须是事先从生产厂家先拿,“放在仓库里,省得到时来不及供货。”
“一个锅炉几万块,备个几十台,就要几十上百万。”殷本兴说,资金跟不上也是经常可能遇到的问题。殷本兴本想去银行贷款的,但在银行工作的几个朋友“主动”劝其还是“省点事”,“银行也缺钱。”殷本兴转述银行朋友的话说。
包装企业老总:亲戚的钱都借了个遍
在省城北边,距市区1个多小时车程的工业园内有着这样一个小厂。占地一千多平方米的厂房内,陈列着胶印机、装订机、折页机、覆膜机等各式各样的设备,在厂房的一角隔出来的单间,就是合肥光洁包装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玉琼的办公室。
回忆起公司一路的发展历程,孙玉琼感慨万千。最早的时候,光洁包装有限公司,其实就是坐落于办公大楼里的一间复印室,主要依靠帮一些杂志社编排印刷版面。但仅仅是这样的生意,也不能带来多大的利润。随后,孙玉琼注册了公司,并通过不断“跑业务” ,现在成为合肥几家知名企业的包装提供商。
“挣得都是辛苦钱。”这是孙玉琼最爱说的话。国家给予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光洁包装”一直是受益者,今年新执行的2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所得税负减半政策,企业大概能少交所得税一万三千元左右,应交的所得税不到一万元,这是实实在在的优惠,孙玉琼说自己一定回去申请。
“但是,对于小微企业来说,发展最大的困难是资金和贷款问题,税收优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资金的压力,但我们想发展壮大,资金和贷款才是重中之重。”孙玉琼说,“我们这行其实现金流很重要,经常需要自己垫付资金,我的企业建设之初,家里亲戚的钱都被我借了个遍。如果我们能有更好的融资渠道多好”
电气公司“掌门人”:小微企业需要公平的市场
“现在进入同一个市场的企业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政府能否考虑向中小微企业放开一些领域,让我们和其他企业公平竞争呢?”合肥宇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吴科总经理提出了自己的“心愿”。
2007年,吴科一手创立了宇森电气。“之前的市场比现在好太多了!”吴科表示。现在,全国做同样产品的公司大大小小有几千家,合肥市也有10家以上,而当初,各个省市只有一两家这样的生产企业。现在企业竞争非常激烈,小微企业早就是微利了。
吴科介绍道,最早他的产品价格是每台七千多元,最高到八千元,现在的价格是六千多元,最低的时候只有五千多元,而企业的成本却节节攀升,租厂房的房租在涨,员工的工资在涨。“算一下产品的成本和销售价格,你会发现小微企业利润小得可怜”,吴科掰开手指计算,一台高压真空断路器全部成本要五千元,卖出去的价格才五千两百元,两百元的利润空间,一年一千多台的生产量,小微企业的生存空间可想而知。
吴科对于自己的产品还是很有信心的,但他却苦于找不到销路,“都是些老客人,政府应该给我们小微企业开辟一些绿色通道。事实上,我们的产品不一定差,但是客商一看我们的牌子,连正眼都不愿瞧,我们的性价比往往更高。只有当更多的渠道和市场打开,我们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和机会。”
金属产品制造商:申请优惠时总“找不到北”
“好政策最怕不落地。”省内一位从事装备制造业多年的民营企业家称,政策熟知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即在此,近年来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是不少,有些没能全部落实到位,存在层层递减、“跑冒滴漏”现象,所以不少人对政策兑现感到信心不足,甚至觉得知道不知道无所谓。
合肥市鸿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之一丁卫真则认为:“政府的想法和政策很好,但不相信能落到自己头上。”
“我知道政府经常有扶持中小企业的新政出来,省里、市里都有,我是从报纸、电视上看到的,但具体的措施就不知道了,也没必要知道,我相信帮不到我。”丁卫真说,“政策里肯定会提到贷款和融资。有什么用呢?我们这样的小企业过去,还不是需要抵押?贷款还不是很难?我之前的公司就是因为融资不及时倒了。我们现在做生意靠关系靠人脉,其实享受政策也一样靠关系靠人脉。”
丁卫真认为,一个政策下来了,各地往往集中搞突击宣传,阶段性政策,过去就过去了,即便有与政策配套的相关细则,在执行过程中,执行方法也很僵化,不够灵活。
丁卫真介绍说,他们厂是2006年建的,到现在遇到过很多问题,都是自己想办法解决。“我也知道,每次颁布新政,都有企业享受到了福利。不过,我觉得自己没这个福气。像我只知道一个大框架政策,但具体针对我们这种类型的企业有什么样的政策、怎么申请、去哪里申请,我总是找不到北,也没有一个政府部门来引导。”
信息工程企业掌舵者:人才可遇不可求
安徽省迪克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规模中等的企业,让该公司董事长平刚最头疼的就是,企业的人才问题。“我们这行是技术型企业,有本事的薪金待遇要求都不低,我们也希望招一些应届毕业生,但我对他们却没有什么好感。”平刚说,“我们也招过大学生、研究生,这些人很多不是把我们的企业当归宿,而是当其事业的一个跳板。事实上,现在很少有应届毕业生能在自己最先进去的企业干长久,似乎跳槽是一种能力的体现。这种理念,让我们企业很受伤害,与其为别的企业培养人才,还不如从别的企业聘人才过来。”所以,平刚现在招聘的职工,一般都要求有相关工作经验。
“来了就能上手,这比应届毕业生过来还得从头学起节省了资源和成本。”平刚告诉记者,他们企业给新进员工的工资,一般在3000元/月左右。“之后会根据工龄和对企业的贡献进行加薪,当然,不同的岗位也会有不同的薪水。说实话,找到合适的人才,我绝不会吝啬薪金,但只靠我们企业自己寻找人才,也并不是件容易事。毕竟大型企业,知名企业更有吸引力。”
虽然没有好感,但平刚并非完全排斥应届毕业生,“当然,有些应届毕业生对自己有很好的职业规划,学习能力也非常强,这样的毕业生我们当然欢迎。说实话,我感觉这得靠碰!要么,我原本就对这孩子有所了解,比如亲戚朋友家的孩子,否则我还真不太敢冒险。希望有关政府和机构,能在我们和高校之间,以及和一些高素质人才库之间搭好平台,帮助我们这些发展中的企业寻找人才。”(市场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