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第一制造大国,制造业一直是吸纳就业人口的主导产业,但经济环境下行后,制造业受到的影响也首当其冲,中国制造业就业难题日渐凸显。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如何解决、增加就业,对各级政府来说,既是经济课题,也是政治命题。
一线调查
制造业就业难题
4月1日,两场招聘会分别在海口、三亚两座城市同时举办。招聘会并无特殊之处,仅仅是海南省举办的两场综合性招聘会。多名参会企业代表向记者描述,“前来求职人数仅有去年同期的一半”。而事实上,记者在3月底至4月初的调查中了解到,海口、三亚等城市“用工荒”“找工作难”的矛盾依然突出。而这背后,就业之惑也成为海南这个旅游大省的经济发展瓶颈。
“招工难”并非普遍现象,在不同的地区,由于经济结构的不同,以及经济转型的阶段与程度各异,“招工难”与“求职难”时有转换。本报记者在海口、三亚调查得知,由于服务业占比重,制造业的整体低迷并未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用人需求持续旺盛。但在东北三省,由于2014年经济增速全国垫底,制造业开工率低,就业也呈颓势。
海南“缺人”
“不好招人,合适的人更难招。”4月1日,沈黎建感叹。他是青岛华宇润通科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宇科贸”)总经理,其海南分公司目前正在招兵买马。在三亚当天的招聘会现场,华宇科贸提供的岗位中,除文员岗位受到应聘人员青睐外,其他技术性及基层岗位鲜有人问津。而华宇科贸开出的工资达到了每月3000余元,对于三亚而言,该薪水并不低。
但在招聘会现场,“招人难”还是让多家知名企业颇为头疼。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三亚分公司(以下简称“三菱电梯三亚”)招聘岗位包括出纳、销售工程师、维修保养人员等。据其提供的资料介绍,其提供的薪酬、发展空间颇为诱人,而在招聘会上的招聘台前,“三菱电梯”的招牌自然吸引着不少求职者。
三菱电梯三亚负责此次招聘的路雅楠告诉记者,除“出纳”这一岗位受到关注外,其他岗位同样受到冷落。她认为,其他岗位受到冷落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前来应聘基层岗位的人员少,而在平常的招聘中,也常常面临类似境况。
而上述两家企业的困惑,仅是三亚就业市场的一个缩影。一企业负责人对此分析称,三亚企业缺人及招不到人的处境,自2015年年初开始变得更为明显。
三亚市人力资源开发局副局长谭正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2014年三亚市人力资源市场数据显示,全年进入市场的企业可提供岗位10万个,但进入市场应聘的人数仅为7万余人,意味着三亚不存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他解释,求职者中包括失业人员、大学毕业生、返乡就业者等,但与企业之间,仍旧是“不想去”及“去不了”,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
海南省人力资源市场相关人士介绍,急需招工及人才的三亚企业主要集中在旅游酒店、安保、房地产等产业,而海口企业则更为广泛,主要包括金融、房地产、互联网、酒店、制药等产业,但两地企业共同的处境仍旧是缺人。
公开数据显示,海口在2014年共举办各类招聘会136场,进场企业8163家,发布招聘岗位148058个,到场求职114435人次。该市场向记者提供的一份《海南省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分析报告》介绍,以2014年第四季度为例,从求人倍率来看,全省本季度的岗位数比求职者的数量多,求人倍率为1.17,即一个求职者有1~2个岗位可以选择,供求没有平衡。
“海口、三亚两座城市的就业状况是海南省就业晴雨表。”4月2日,海南省就业局、海南省人力资源市场副主任吉成尧向记者介绍,除人力市场外,网络、同行交流也分流了部分招聘企业、求职者。他分析称,相对于广东、浙江、山东等经济发达省份,海南企业就业环境逐步宽松,但平均薪水不高、发展空间达不到希望值等,在短时间内仍难以吸引大量人才以及外来务工人员,而反过来,求职者则不能满足用工单位的要求标准。
老工业区“缺位”
与海口、三亚、成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东北三省与山东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制造业下行幅度大,服务业虽有发展,但尚未形成足够的规模冲抵制造业下滑留下的就业真空。
据辽宁省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刘士礼介绍,辽宁省中小企业开工不足,约有一半处于停产状态,其中制造业企业尤为严重。
“总体来说市场反映出的是用工量在下降,从我们跟企业对接的情况来看,产业工人需求量并不很大,特别是制造类和加工类的企业用工均有幅度不小的缩减。”黑龙江省一家就业指导中心员工方正(化名)表示,2014年整个就业状况不是太好。“招人的大多是中小微企业,本科以上的就业成功率比较低。”方正表示。
据介绍,黑龙江省如平房工业园区、双城工业园区等产业园区,整体用工量也都缩减。有一些食品加工类企业有季节性用工,比如七八月份需要增加几百人的流水线操作人员,“每年都相对固定,到这时候需要这么多人,我们需要提前做一些这方面的人才储备,但是从去年来看,这种人员储备的需求变得很小很小了。”方正表示。
“去年国企用工量都不太大,国企央企也存在这种减员的状况。体量上不是很多,但实际上央企国企每年都有按比例在吸纳员工的惯例,包括政策性吸纳以及企业自身需求,现在这部分吸纳都在缩减。”方正表示,在不吸纳新的用工的情况下还有不同程度的减员,实际就是就业用工缩减。
据了解,整体来看,黑龙江很多行业企业在用工方面都在缩减,在2014年表现的特别明显。一些诸如针对对俄贸易等新兴的电商,组建了很多小的电商品牌,规模都不大。虽然也有一些用工的需求量,但这种需求稳定性不是很强。
哈尔滨一家劳务派遣公司负责人简丹(化名)表示,从劳务外包渠道来看,经济下行的影响在劳务用工上并无太大变化。“哈尔滨主要的军工和制造业国企比如哈飞以及三大动力,这些企业的订单都到了2017年、2018年,所以至少在2016年以前,不会有大规模的用工变化。”简丹告诉记者。
辽宁大学教授和军表示,2014年曾针对数十家企业做过调研,其中多为小微企业,中型以上的占五分之一的比例。从整体的情况来看,小微企业大多在裁员或者压缩招聘。
据介绍,受房地产影响、政府基建规定的影响,空调安装行业维持艰难。一家做空调技术安装的企业,2013年尚有技术人员30多人,到2014年年中就只剩下不到20人,裁掉了接近50%员工。
“类似状况在我们所调查的企业非常普遍。”和军表示,另外还有两个企业合用一拨人的情况。“同行业的两个企业关系比较密切,为压缩人员开支,分别将自家企业的员工裁掉一半,两个企业谁有订单,就互借人手相互支持。”和军说这种情况亦不鲜见。
刘士礼认为,有些大中型企业的用工相对稳定并不能够完全体现真实情况,大中型企业不能停产还要考虑到社会稳定的需要。“停工的企业不裁员大多是放假,市场好转再把员工召集回来。”刘士礼表示。
转型发力
海南省业内人士介绍,在2012年以前,海南省是人才、劳务输出大省,目的地是广东、浙江等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目前当地企业的用工荒。他直言,截至目前,海口、三亚等地的主导产业相对单一,加上低于岛外省份的薪水,无疑在吸引人才、务工方面大打折扣。
不过,在经济下行的今天,上述海南的劣势变成了优势。“在国内整体经济下行趋势背景下,三亚作为以旅游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经济仍保持着平稳趋势。”谭正理介绍,三亚近年来房地产投资开始领跑,互联网产业也在积极推动中。吉成尧告诉记者,海口突出的产业则是制药、房地产等,随着海南省国际旅游岛的开发,海南省政府在几年来积极支持互联网、金融等产业。
记者获得的“三亚市人力资源市场2014年供求情况”显示,该市第三产业用人需求比例高达99%,从行业需求来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所占比重最大,主要集中在三亚市传统的旅游酒店与商场、餐饮等企业,两者合占比例为65.7%。该数据描述,2014年下半年,行业用工需求方面,旅游酒店、商超和餐饮等企业,三者合占总用工比例的58.15%;从职业性质需求来看,商业、服务业人员是企业需求主体,占57%之多,其次是办事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两类职业合占比例为25.97%。
类似的现象也出现在西南重镇成都,记者从成都市人社局了解到,2014年成都市的就业形势稳定。2014年全年该市城镇新增就业24.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7%。据成都市人社局副局长蒋平介绍,针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成都市政府就支持企业稳岗,保障充分就业方面出台了专门的政策支持。
据了解,按照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政策,成都的部分企业面临化解过剩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部分工作岗位可能会取消,相应地就会出现裁员的情况。根据成都市经信委提供的数据,2014年成都市完成印染企业结构调整37户,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达到55户。在这个过程中就面临企业减岗和裁员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今年成都市对于列入国家、省、市经济和信息化部门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以及实施兼并重组的企业,鼓励其采取有效措施不裁员和少裁员。对于稳定就业岗位的这类企业,成都市今年预算使用失业保险基金1.5亿元给予企业稳岗补贴。
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盛毅认为,从成都经济来看,一方面,新常态下无论是宏观经济环境还是区域资源要素,都不支撑全市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经济增速将由高速转向中高速。另一方面,成都作为西部特大中心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兴服务业具有较好条件,直接受惠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面临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以及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区、四川天府新区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机遇,加之改革制度红利的不断释放,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具备良好基础。
据成都市经信委副主任雷鸣惊表示,虽然成都2014年的经济增速比2013年回落1.3个百分点,其中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等重点产业增速都有不同程度的回落。但比起全国和四川省,成都的整体经济增速还是高出1.5和0.4个百分点。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则达到12.2%,比全国平均值高出3.9个百分点,继续保持着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的领跑地位。“目前成都经济在新常态下呈现出减速换挡的特征,确实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问题,但经济运营整体保持稳定,各项指标仍在合理区间内。”
在就业形势不乐观的东北,转型对就业的引导作用也在显现。据悉,2014年沈阳市实体经济增速出现阶段性回落,各行业所反映出的需求情况变化也各有不同,制造业总体需求人数所占比重为14.69%,比去年下降了1.12%,下降幅度为7.08,但汽车及零部件、智能机器、航空等新兴制造业加速发展,人员需求大幅增加;房地产业需求人数所占比重为3.19%,比去年下降了1.34%,降幅为29.58%;金融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用工需求持续旺盛,尤其是金融业,去年沈阳市新增金融及金融服务机构54家,用工需求比去年同期增长0.81%,增长幅度为3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