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芜湖市经信委牢固树立“工业强市、改革创新、融合发展”的理念,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落实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全力推进调结构、促增长的各项工作,在严峻复杂的宏观环境下,努力克服经济运行下行压力,科学施策、积极应对,全市工业经济呈现平稳运行、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各项工作均走在全省前列。
日前,芜湖市经信委主任王志鹏,请他就相关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工业经济稳中有进
王志鹏叙述,2014年,芜湖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一是工业总量跨越5000亿台阶。去年全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5459.74亿元,实现增加值1404亿元。工业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二位。二是增速保持全省第一方阵。三是产业升级取得新进展。四是企业规模壮大。五是工业投资保持稳增长。六是工业用电量平稳增长。七是工业运行质量和效益提升。八是工业主导作用继续增强。
深入推进转型升级
王志鹏强调,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编制之年,更是全市深入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做好今年的工作十分重要。总体要求是,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落实“12345”工作思路,即围绕工业发展“求质求效求新”一条主线,突出“改革创新”和“转型升级”两个主题,推动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规模速度向质量效益转变、由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变“三个转变”同步,培育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四新”经济,深化和实施“企业服务、产业培育、产能化解、技改创新、融合发展”五大举措,打造芜湖工业和信息化的升级版。
王志鹏表示,围绕上述目标任务,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第一,抓服务企业、完善运行长效机制。建立“1+8+X”服务企业新机制,放大市企业服务中心、各县区企业服务中心和市直各部门服务企业的平台功能,加快社会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此形成大服务、全方位、全覆盖的格局。以市企业服务中心“易企网”为平台,实施在线受理企业服务诉求。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活动,着力帮助中小企业缓解融资难。
第二,抓政策落实、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继续落实好中央、省、市支持鼓励企业扩大投入、调整结构、支持创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企业开展政策宣传,引导企业运用政策调结构,上项目、上规模、上水平。及时兑付支持企业上规模上台阶、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标准化厂房租赁出售、首台套设备购置、企业信息化建设等专项资金。着力解决好政策落实不平衡、不到位、打折扣等问题,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第三,抓存量优化、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着力解决好工业发展大与强的问题,一方面要以做强方式把工业总量做大,另一方面要以做大为基础把产业做强,把企业做强,坚持把调优存量工业作为转型升级的主要抓手,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壮大汽车及装备制造业、推动四大支柱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奇瑞、海螺、美的、新兴铸管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新上一批重大工业投资项目,以打造千亿产业、百亿产业为目标,促进发展一批主导产业、规模企业。
第四,抓增量培育、扩大新兴产业规模。围绕芜湖正在加快培育的高端装备、新型显示、工业机器人、通用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组织实施一批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链配套强的工业基础材料、零部件制造项目,推动新兴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发展规模进一步扩大。引导各县区突出产业特色,错位发展,形成“一区一县一主业一品”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体系。高起点承接产业转移,拉大产业框架,延长产业链条,加快集群化发展。
第五,抓企业集聚,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格局。以产业链为纽带,推动中小企业与龙头企业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形成产业链配套完整、产业集聚度高、产业集群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新模式,集中政策支持、资源要素集聚,加快培育百亿元企业、10亿元企业和亿元以上企业,新增一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第六,抓技改创新、增强企业发展活力。抓好工业技术改造项目储备,组织申报一批列入国家和省级导向计划的技改项目,及时指导县区和企业实施。加快培育企业技术中心,新增一批国家和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提升企业研发技术水平。
第七,抓示范带动、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把握信息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特征,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推动产业模式、制造模式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积极创建国家级和省级“两化融合”示范基地,打造一批“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培育一批“智慧企业”和“智慧园区”,打造智能工厂、智能车间示范典型。加快推进信息消费试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