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对中国能源业而言是除旧励新的一年。
中石油反腐继续加剧百余高层落网;千年“亏损王”中铝高管落马被查;
2014年,对于国际能源是“跌跌不休”的一年。
国际油价不断下调,中国市场迎来年内九连跌;国际铁矿石价格不断下滑,苦了国内高成本矿业。
2014年,当我国的经济生活对能源变化的反应越来越敏感,如何合理利用并规划传统能源,加强对新能源的发掘与研发,变得更加紧迫。
十大事件
中俄签天然气4000亿美元大单
在经历了10年的艰难谈判后,2014年5月,中石油和俄罗斯天然气公司签署了《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双方商定,从2018年起,俄罗斯每年对华供气380亿立方米,累计30年,总价4000亿美元。这一协议一定程度上为因乌克兰问题被西方制裁的俄罗斯缓解了困局,而对急需资源的中国经济则提供了又一个天然气供应来源。
中国首次进入南海进行油气勘探
2014年5月9日,“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在西沙中建南区块开始作业,中国首次进入南海进行油气勘探;6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明确将南海列为重点建设的9个千万吨级大油田之一;9月,“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在南海发现深水高产大气田,这是中国海域自营深水勘探的第一个重大油气发现。南海争议不囿于能源,但能源显然是争议存在的理由,南海被誉为“第二个波斯湾”,战略价值不言而喻。
中广核进军国际
2014年12月15日,中广核入股法国电力旗下的英国三座风力发电厂,进入欧洲可再生能源市场,意在打造全球发电业务。中广核将拥有这三座风力发电厂80%股权,法国电力只保留20%。分析师估计,中广核为此将支付逾1亿英镑。另外,2014年8月21日至22日,由中广核和中核联合开展、研发的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总体技术方案通过评审,“华龙一号”成为中国核电走出去的重要品牌,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
中石油反腐继续发酵 百余人被调查
2013年,中石油成为反腐的重灾区。在曾任中石油董事长的蒋洁敏被查后,中石油窝案持续发酵,截至2014年底,因中石油案而被专案组约谈、协助调查的处级以上干部已超过120人,涉及资金千亿元。
中铝扭亏关头 高管被查
2014年,A股“亏损王”中铝公司度过了“艰苦卓绝”的一年。一方面,面临着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长期低谷的严峻考验,亏损持续扩大;另一方面,原总经理孙兆学因贪腐落马,让处于困境的中铝更加雪上加霜。履新中铝公司董事长的葛红林能救中铝于危难吗?
国内成品油迎来首次“九连跌”
2014年以来,国际油价一直持续下滑。直到12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决定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520元和500元,成品油价格迎来首次“九连跌”。油价连续下跌给消费者带来更多实惠,物流、交通运输等油耗大户受益不少,私家车主成本也有明显降低。但另一方面,连续下调的汽柴油零售价格使成品油加工和销售企业面临利润下降风险。
国际铁矿石价格一路下跌 国内矿企面临生死大考
2014年以来,进口铁矿石价格出现了断崖式下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12月19日,进口铁矿石62%品位干基粉矿到岸价格跌破了70美元大关,较2014年年初下降了约47%。即便如此,四大矿山(巴西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和FMG)还在不断扩张其产能。数据显示,四大矿山的铁矿石离岸成本往往低于60美元/吨,而许多国内矿山,其成本往往在80美元/吨以上。数据显示,2014年前三季度,国内铁矿石生产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6947.1亿元,同比降低0.3%;利润总额554.5亿元,同比降低14.7%。
煤炭“全行业脱困”年度目标难实现
煤炭行业2014年的唯一主题是脱困。控总量、调关税、完善企业考核机制……2014年7月中旬以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建立了由多部委参加的煤炭行业脱困联席会议制度,连续组织召开了数十次,出台了30多项相关对策和措施助力煤企过冬。国务院领导对煤炭行业脱困工作做出重要批示,就坚决遏制煤炭产量无序增长、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控制煤炭进口等提出了明确要求,救市行动规格之高、动作之大可谓历史罕见。在此背景下,煤炭市场在临近年末时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产量无序增长的势头得到遏制,煤炭价格小幅回升,但核心问题个个未破。要实现“煤价不下跌,库存不上升,货款拖欠不增加”的脱困目标,难度依然很大。
新电改方案年尾终揭晓
2014年12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新电改方案。舆论普遍猜测,新电改方案主要包括输配以外的经营性电价放开、增量配电业务放开、售电业务放开、公益性和调节性以外的发供电计划放开和交易平台相对独立。这些内容被视为尚未触及改革核心,且纲领性大过实操性。本轮电改将不再“大拆大建”已基本成定论,“调度独立”几经博弈也已变成“交易中心相对独立”。增量部分的“配售电侧的改革”或成为重点,然而,售电放开非“网售分离”,如何剥离电网的售电业务,民资如何进入售电市场,如何建立多元售电市场仍存悬念。
煤电大胆探索近零排放
雾霾天气是煤电环保标准趋严的重要诱因,但煤电在雾霾中的量化“贡献”,却鲜有人说得清楚。不明不白之中,煤电近零排放的政策已经制定。2014年9月,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和国家能源局三部委联合发布《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煤电“对标”燃气机组成为不可逆的大势,数家电厂摸着石头开始渡河。当然,目前近零排放的环境效益仍难下定论,但从长远来看,探索低成本的近零排放技术、降低煤耗,特别是提升电煤消费占比,理应成为政策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