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矿业上世纪90年代,开始煤电一体化的探索,建成了矸石煤泥综合利用电厂。2003年,淮南矿业先后与上海电力、浙能集团均股建立淮沪电厂和淮浙电厂。目前,淮南矿业已经参股了国电、华能、华电等大型电力企业的15家电厂。
近日,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经营淮南平圩电厂三期工程。据预计,到明年7月,平圩三期的两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将相继投产,每年可消纳煤炭约500万吨,按当前的价格估算,年利润总额将超过7亿元。
“这一项目标志着淮南矿业在以本土动力煤全部就地消化为目标,推进煤电一体化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一步。”淮南矿业电力公司副总经理马坤明说。
上世纪90年代,煤炭行业陷入低谷,淮南矿业开始煤电一体化的探索。淮南矿业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孙学海回忆,那时公司以生产低硫低磷的动力煤为主,适合火力发电,加之当时电力行业形势不错,淮南矿业就开始谋划拓展产业链条,建成了矸石煤泥综合利用电厂。
2002年,煤炭行业形势初见起色。为进一步解决好煤炭就地消化问题,淮南矿业提出了“建大矿、办大电、做资本”的战略构想。“当时,淮南矿业的年煤炭产量已跃升至7000万吨。如果只盯着挖煤卖煤,抗风险能力很弱。”马坤明说,为防范风险,淮南矿业将发展煤电一体化上升为长期战略。
2003年,淮南矿业先后与上海电力、浙能集团达成合作协议。淮南矿业以煤炭资源作为资本,与两家电力公司分别均股建立淮沪电厂和淮浙电厂,建成了4台6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电力公司也均股参与了配套矿井的建设和开采。
在这两笔合作中,煤电双方都认为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马坤明说,由于煤企与电企在煤电公司中各占50%的股份,在重点合同煤政策尚未取消时,不管合同煤与市场煤存在多大价差,淮南矿业都能有赚头——在煤炭板块少赚的钱,最终都可以在电力板块找补回来。
淮浙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凤台发电分公司党委副书记卢朝晖说,把煤从淮南运到浙江,每吨煤运费至少要80元,还要受制于运力。浙能集团“联姻”淮南矿业共建火电厂,实现煤炭就地消化,解决了运输问题。安徽的上网电价相对较低,输送到浙江后,电力企业还能赚取一定的差价。
卢朝晖介绍,重点合同煤取消后,电厂的煤炭购入价格基本上与秦皇岛港动力煤价格挂钩。得益于各占50%的均股模式,煤炭价格上涨时,表面看电力公司买煤要多掏钱,但其实浙能集团也能从煤矿开采中获得相应的收益。
淮沪煤电公司丁集煤矿党委书记王自建叙述,往年丁集煤矿吨煤利润大概在100元,而今年只有50元左右。不过,由于煤炭价格下跌而缩水的那部分利润,最终转移到了淮沪煤电公司田集电厂。不管煤电形势如何反转,煤炭价格如何波动,淮沪煤电公司都有利润。
“煤电双方利益的合理分配,是煤电一体化顺利推进的最大难点。”上海电力驻淮沪煤电丁集煤矿的代表徐有权说,在煤电一体化的探索中,煤电双方总是在“煤吃掉电”或“电吃掉煤”的问题上纠缠不休,这不利于煤电双方的长远利益。
2008年,淮南矿业主动参股电厂,进一步拓展煤电联营业务。目前,淮南矿业已经参股了包括国电、华能、华电等大型电力企业在内的15家电厂,权益规模达到1120万千瓦时。尽管今年煤炭价格持续处于低位,但淮矿电力预计盈利将达32亿元,这将弥补煤炭价格持续下跌给淮南矿业带来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