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县经济1~11月份平稳运行,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呈现总量、增速稳中有升的态势。实现财政收入51.5亿元,同比增长9.8%;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047.6亿元,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250.2亿元,同比增长14.2%;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292.9亿元,同比增长75.7%;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3.9亿元,同比增长17.8%,其中工业投资完成220.9亿元,同比增长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8亿元,同比增长17.2%。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持续领跑全省。
五轮联动建设新型工业化主战场
作为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的桥头堡、合肥经济圈的核心区,肥西县一直积极探索具有本土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路径。
肥西按照合肥市“1331”空间发展战略规划,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提出了“分区指导、主城融合、北部控制、两翼保护、中间突破”的发展指导思想。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以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充分考虑全县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将县域空间划分为五大功能区,全力推动各功能区和各乡镇差异发展、联动发展和协调发展,使得各个区域的主体功能得到更好发挥。
这五大功能区分别是合肥主城西南片区,强化“主城融合”概念,打造转型发展升级区,主要发展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产城融合示范片区,主要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城乡统筹新载体;环巢湖生态示范片区,抢抓国家级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机遇,建设环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核心区;紫蓬山文化旅游片区,以建设合肥的西花园为主要目标;西北部外围控制片区,主要是生态保护,农产品提供,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在顶层设计上,功能区划分更加清晰,空间结构更加优化,定位与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更有利于平衡各功能区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居民收入、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从而全面优化提升县域整体功能和综合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超高对接增强发展综合承载力
金秋时节,206国道肥西段改建工程中南岗至上派改线段肥西境内12.97公里正在如火如荼地紧张施工中,预计于12月底完工并通车;五十埠至桃溪段,全线采用具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标准建设,全长18.8公里,预计于2015年5月竣工。312国道肥西段全长17.2公里,道路两侧林带设计宽度为20米,绿化总面积约27.7万平方米。环巢湖大道肥西段全长17.8公里,林带设计宽度为50米(部分超过50米),绿化总面积约20.4万平方米。
以206国道改建、金寨南路及旧城改造项目为代表的一大批重点城建项目建设现场鼓声正急,就像为肥西城建装上了强力“引擎”,让整座城市在不断地延伸和拓展中,迅速拉大框架、等高对接。今年全县大建设项目包括综合交通工程、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园林绿化工程、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工程、文教卫体项目、保障性住房及复建点工程、市政设施维护工程等10大类,共207项。
至此,全县几百个大项目从立项规划到资金保障再到建设管理,统一调度。对全县重点项目质量安全进行有效监管;创新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工作,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组建了政府投资项目中介服务库,并已全面启用,有效提高了建设项目推进效率。今年截至目前,已支付专项资金14亿元,保证了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
2013年以来,该县紧紧抓住国省干线开启“省市县共建”的历史机遇,全面开工建设G206、G312、G330和S601环巢湖公路,建设总里程94公里,概算总投资58亿元,建设里程、标准和投资强度在肥西交通建设史上前所未有。工程建设中,突出做好“树木迁移、房屋征迁、资金筹集、环境保障”等关键工作,确保了工程顺利开工和快速推进,实现了全县的骨干路网优化升级改造。截至目前,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3887.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4.2公里、普通国省干线253公里,已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和国省道为主干骨架、县乡道连接支撑、乡村道路延伸辐射的四通八达路网。
从国省道改造到产城融合,再到如今正在进行的金寨南路及旧城改造,每一处的征迁都为大建设做好保障。也正是以此为机遇,改善县域人居环境,体现人文关怀,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实现同城区等高对接。截至2014年10月底,示范区起步区已签约农户3391户,完成拆迁任务的98%;已拆除房屋3357户,完成拆迁任务额的97%。县城上派按照“一次规划、分片改造”的原则,全面推进旧城改造,完成房屋拆迁390万平方米,建成10个安置点共回迁安置群众近17000户。与此同时,大拆违也紧锣密鼓有序推进,重拳出击,依法打击违法建设,维护城区良好的建设环境。近年来,该县现场制止和拆除各类违建面积4万余平方米。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理念的引领下,肥西的城市建设、城市管理正走向人性化和规范化,呈现出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