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铜立市,以铜兴市,是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的发展战略。近年来,铜陵这个被誉为“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的城市,铜产业的首位度地位不断提升,拉动整个城市发展的牵引力不断增强,不断向“世界铜都”目标迈进: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铜及铜加工)示范基地、国家专利产业化(铜深加工)试点基地;拥有“铜陵有色”和“精达股份”两家上市公司,“铜冠”、“精达”等国际知名品牌;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铜陵有色企业技术中心、全国首个国家级铜专业质检中心———国家铜铅锌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开通了全国性行业门户网站———《中国铜产业网》;打造了全国首家经营铜系列商品的大型专业市场———安徽铜商品市场;基本建成国家进口废物“圈区管理”园区。这一系列“金字招牌”,奠定了我市铜产业在全国行业中的领先前沿地位,也为我市建设“世界铜都”夯实了基础。
如今,铜陵市铜产业装备和工艺技术水平较高,矿山装备全国一流,铜冶炼技术水平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铜板带、铜合金棒、铜杆、特种电磁线等主要铜加工产品生产装备和工艺水平皆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形成了包括采矿、选矿、冶炼、铜材加工、铜拆解、铜贸易、铜装备制造、铜文化的完整产业链。特别是铜加工产业链趋于完善,铜基新材料产业初具规模,产品品种丰富。主要产品有铜板带、铜棒、铜杆、铜箔、铜管、电磁线、电缆、覆铜板、集成电路引线框架、LED支架、印制电路板、铜基合金材料、铜水表、铜五金、铜工艺品等15类,年总加工能力超过120万吨。
近年来,铜陵市大力实施“千亿产业引领工程”,铜产业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随着有色40万吨“双闪”铜冶炼项目等一批骨干项目基本达产,电解铜年产能达135万吨,国内领先。2013年,铜产业规模以上铜及铜加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92.8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29.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72.3%。2014年预计全市铜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00亿元。
在项目发挥作用的同时,产品产量再上台阶,骨干企业持续壮大。继铜产业主营业务收入总量突破千亿元大关,铜陵有色成为我省首家年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元企业。我市电解铜和铜加工产品年产量双双首次突破百万吨大关。其中,电解铜产量达120.1万吨,铜加工产品产量104.6万吨。通过实施“百亿元企业服务计划”,铜产业骨干企业实现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有色、全威、精达三家“超百亿”大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均在两位数以上。
平台建设稳步推进,专项政策启动兑现,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全市上下贯彻落实《铜陵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平台建设工作推进方案》,各项平台建设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安徽开源金属再生产业园一期工程竣工,已通过国家环保部验收;综合保税区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式申报,铜期货交割仓库正在建设,铜陵文化创意中心挂牌成立,国际有色金属物流园、五株科技股份PCB项目、新安电器电路板项目、通欣德电线电缆等一批铜产业项目在我市落户。还有铜基材料及其加工技术工程实验室、进口废七类转关、国家铜铅锌质检中心二期等平台建设也在有序推进中。对2012年度44个申报项目给予支持,扶持资金共计2987.4万元,有力地支持和激励了企业发展。2013年,全市铜基新材料产业完成总产值393亿元,同比增长18.6%,占整个铜产业总产值30.4%,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1%,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
展望未来,铜陵铜产业将继续以结构调整和优化为主线,以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强资源控制,强化铜冶炼优势,紧紧抓住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机遇,着重延伸发展铜杆(线、缆)、PCB、铜板带、铜棒、铜管、铜粉、铜艺术品等铜精深加工产业链,拓展发展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化工产业等铜产业关联产业,完善发展循环经济、铜拆解业、生产性服务业等铜产业配套产业,把铜陵建设成为中国最大的铜冶炼基地、铜拆解基地、铜基新材料产业基地、铜商品交易中心和铜文化中心,致力于打造世界铜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