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集团董事李东生:“中国走向国际化这条路,是必然,只不过TCL先走了一步。这个损失是值得的。企业发展需要有‘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的发展阶段。我们经过全球化的严酷洗礼,已经扭亏,进入了健康阶段。”
“国际化最早的萌芽是从1987年访问欧洲、访问飞利浦开始的。”李东生在一次演讲中说道。
此后,李东生暗自下定决心将TCL做成一个像飞利浦、松下一样的世界级企业。加之他对宏观形势的判断,那时他的判断是:“中国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已经从短缺经济变成了相对工业产能过剩的状态了,如果只在中国市场发展你就会发现路越来越窄。现在从全球来看我觉得有很多新兴市场新的市场机会,他们这些国家可能会重复中国过去经济发展的成功。”
就这样,1999年,TCL开始了漫长的国际化之路,也成为“走出去”的先行者。走出国门,TCL第一站选择了越南。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导致国内出口急剧下滑,TCL也意识到以往依靠出口订单安排生产的简单模式已经不能继续维持下去。李东生决定进军海外。
1999年,TCL在越南投资设厂并收购了越南原一家彩电生产企业——同奈电子公司。
不过,事情远没有想象得那么简单。越南的投资面临亏损,在经过近两年的亏损后TCL才扭亏为盈。之后TCL开始走向泰国、印尼等其他新兴市场。
新兴市场的初步成功让TCL萌生了进军欧美市场的想法。2003年,TCL并购了法国施耐德和美国Govidio。2004年1月,TCL与法国汤姆逊公司正式签署合资协议。3个月后,TCL又宣布收购阿尔卡特手机业务。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尽管TCL在海外鲜为人知,但它并不隐藏自己在全球扩张的雄心”。不过,TCL扩张的雄心并没有给TCL更大的市场、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更强大的赢利能力,带来的是严重的经营危机和财务危机。
2005年TCL通讯巨亏,2006年TCL多媒体欧洲业务巨亏。数据显示,2006年TCL亏损高达19.3亿元,公司股票也被戴上了ST的“帽子”,面临被摘牌的厄运。TCL遇到了其国际化以来最大的挑战。
李东生也坦承,并购之后,2004年到2006年我们非常艰难。2005年出现了TCL经营二十多年的第一次亏损,当年亏损了将近27亿。
对TCL的国际化带来的亏损引来市场一片哗然。有人认为TCL的国际化太操之过急,有人认为TCL有国际化情节。总之市场对TCL国际化之路前景的堪忧。
15年,转瞬即逝,曾经国际市场的“门外汉”,在经历国际化并购风雨的洗礼后,TCL正以更稳健、成熟的姿态参与全球市场的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