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汽车产业一样,得益于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新政策、新机制,全省主导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大提升,正奋力实现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惊人一跃”。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省委、省政府将科技体制改革列为首轮改革的重点任务,出台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意见》,围绕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重点新产品研发后补助、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来皖创新创业、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共用和市县创新能力评价等6个方面,制定了相关配套实施细则。
创新型省份“1+6”政策将合芜蚌试验区行之有效的政策拓展到全省,突出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突出产业、企业、城市、体系和政策环境“五位一体”建设。省政府整合原自主创新专项资金,新增3亿元,设立每年10亿元的创新型省份建设专项资金。专项资金由过去切块分配到市,向现在的不分地域、大小、身份,一律按市场机制竞争择优支持转变。
据省科技厅负责人介绍,此次改革,是对过去科技工作推进、支持、管理和服务方式等,进行前所未有的颠覆性、突破性改革,重在建立“五个新机制”。一是建立“企业愿意干、政府就支持,市县愿意干、省里再支持”的新支持机制,全面取消行政裁量权。科技部门从过去先立项、拨款,企业再做项目、搞研发,向企业先投入、市场再评价、市县先补助、省里后补助,只认条件和绩效转变。二是建立新导向机制,注重项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三是建立新评价机制,变专家评审为第三方评价。四是建立新联动机制,实行“省抓推动、市县为主、部门服务”。五是建立新的政策效应放大机制,鼓励各地开展专项特色科技创新政策先行先试。
机制变,活力增。 1月至5月,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9%,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35.4%,较上年底提升0.2%。量子通信南北干线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47家,总数达2264家,成为省主导产业和各市首位产业发展的骨干力量。申请、获授权发明专利分别同比增长74.8%和31.6%,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第7位、第8位。新入选国家“千人计划”29人,总数达158人,居全国第7位。
评论: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
创新型省份“1+6”政策改革力度大,含金量高,是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力抓手。建设创新安徽,必须认真领会改革的导向和精神实质,推动政策措施尽早落地,最大限度地释放政策红利。
政策是资源、是导向,更是力量。近年来,为打造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我省大胆创新,先行先试,出台了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政策,吸引人才、资本、技术等创新要素集聚。政策叠加释放出强劲活力,合芜蚌试验区高新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22.9%,高出全省7.1个百分点,在全省创新发展中当龙头、扛大头、走前头。
释放政策红利,要学好用足政策。“1+6”政策将合芜蚌试验区行之有效的政策拓展到全省,专项资金由过去的切块分配到市,向现在的不分地域、大小、身份,一律按市场机制竞争择优支持转变。同时,坚持立足产业层面建创新主体、创新载体和产学研一体,各项补助奖励政策直接指向企业。这些“真金白银”对各地开展创新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然而,时至今日,仍有一些地方对政策知晓度不高,还在“十分认真”地要政策。因此,要加大“1+6”政策学习宣传贯彻力度,让所有相关创新主体都知道政策内容和操作细则,使好政策真正“落地生金”。
释放政策红利,要深化机制创新。 “1+6”政策体系中,一个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全面取消行政裁量权,变传统科技评审立项支持为后补助和奖励支持,变政府组织专家评价为市场化、社会化第三方评价,变科技专项经费切块支持为按市场机制公平竞争择优支持,变科技资源分散分割为共建共享、协同创新。通过改革,科技部门的权小了,但要做的事更多,责任也更大。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勇于破除一切束缚创新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切实转变职能和工作作风,不“越位、错位、缺位”,该放的全面放开,该管的切实管好,通过市场竞争实现科技资源配置效益的最大化和效率的最优化。
释放政策红利,要强化责任落实。政策的生命在于执行。对“1+6”政策落实一定要明确分工,做到有安排、有责任、有评价、有考核。要坚持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建立“省抓推进、市县为主、部门服务”的责任体系,把创新型省份建设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市县及相关部门。要强化评价考核,建立市、县创新能力评价制度,定期发布评价报告,并将评价结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
好风凭借力。打好政策“组合拳”,全速发动创新“引擎”,安徽就能开创创新驱动发展新格局,促使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