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通知,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评审工作已完成,首批55个园区通过审核,其中合肥经开区名列其中,这项“国字号”荣誉正是我市节能减排工作的成果,更是一种褒奖。
积极淘汰落后产能、优化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我市通过推动产业升级向节能降耗全面宣战,捍卫碧水蓝天。
节能减排获“国字号”荣誉
获选“国字号”低碳工业园区并非偶然,无论是在低碳发展模式,还是产业结构等方面,合肥经开区都在进行着有益探索。
在经开区联合利华公司,看不到堆放的煤炭,闻不到污臭的废水,这里的生产整洁有序。记者了解到,公司投资800余万元建设了以生物质(秸秆)为燃料的热风炉,送入炉内的不再是天然气,而是各种变废为宝的生物质燃料压块,如稻草、玉米秸秆、花生壳或油菜秸秆等,每年可减少天然气使用量720万立方米,而且燃烧充分,灰烬还可当作原料生产建材,几乎全被利用。
近年来,合肥经开区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加快发展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和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并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目前合肥经开区重点发展了以美菱、晶弘为代表的家电产业;以江淮汽车为依托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以日立建机、合力、熔安动力、合锻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以联想、三菱捷敏、友达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以杰事杰、铜冠国轩铜材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尼普洛、生命科技园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以西伟德、罗宝为代表的住宅产业化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已形成。
新兴产业助推节能降耗
“工业是我市能源消耗第一大行业,工业能耗占全社会能耗比重45%左右,是推进全社会节能工作的关键领域。”市经信委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处负责人告诉记者。推动工业能耗的下降是降低全社会能耗的关键,而优化产业结构是促使工业能耗下降的关键。
光伏产业,作为绿色、环保产业的代表,正成为合肥产业发展的主基调之一。在6月8日举行的2014年节能宣传周启动仪式上,阳光电源现场搭建的光伏电站颇受关注。记者看到,通过太阳能光伏板、逆变器、蓄电池等设备,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并储存在蓄电池里,为现场一部电视机源源不断提供电能,使其正常工作。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样一组1000瓦的太阳能电池板一年可发电1000多度。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我市不遗余力。今年一季度,我市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550.5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50.2亿元,同比增长24.2%,高于全市工业平均增幅10.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一季度,全市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72%,能源消费增幅低于GDP增幅4.1个百分点,万元GDP电耗533.92千瓦时,由上年同期增长4.1%转为同比下降1.3%,节能工作良好开局。
“再制造”为节能降耗添动力
生产的过程是水、电、气等能源消耗的过程,让废旧产品通过技术手段进行修复和改造不仅能变废为宝,同时也能节约能源使用。据统计发现,再制造产品与制造新品相比,节约成本50%、节能60%、节材70%,需要安全处置的固体废弃物很少,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可降低80%以上。我市谋划建设再制造产业聚集区正契合了这样的思路。
我市规划建设的再制造产业聚集区初步选址新站区,拟打造以“集中拆解、清洗、修复、检测、再制造技术推广和物流等综合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分工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加速再制造产业的集聚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建设方案正在申请国家工信部组织专家论证。合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