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机电产品交易网!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鼓励医疗器械创新需要细化的政策与扶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4-29
核心提示:日前,国务院出台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提出,国家鼓励医疗器械的研究与创新。樊瑜波认为,鼓励创新需要细化的政策与扶助,要大力发展医疗器械相关基础研究和转化研究。
    日前,国务院出台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提出,国家鼓励医疗器械的研究与创新。樊瑜波认为,鼓励创新需要细化的政策与扶助,要大力发展医疗器械相关基础研究和转化研究。目前来看,亟须马上着手的工作有这样几个:

优化现行招标制度。在现在的省级招标规定中,医疗器械根据国内与进口区分,进行分组招标,进口产品享受更高定价。樊瑜波说,“相同等级和性能的产品,进口产品定价更高,附加值更多,自然有钱可以用来开拓并占有更大的市场。很多国内厂商都在抱怨进口产品享受了‘超国民待遇’。类似不合理待遇理应取消,要给国产品牌公平竞争的机会。”

政策扶持亟待加强。现行政策下,在国外,某些植介入医疗器械往往定为二类产品,无须临床试验即可获得美国或欧洲上市许可,这些产品在进入中国的时候,按照我国现行政策是无需再进行临床试验的,进口产品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和成本。

而同类产品在我国往往定为三类产品,国产企业需要多花费2—3年,数百万元乃至更多的费用投入,才能使得一个产品进入临床。长此以往,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间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不公平竞争应规范。一方面,大量进口厂商赞助医生培训、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一个临床领域的会议,往往数万余名医生参加。经费大都是外企赞助的。”樊瑜波说,大量国际品牌的意见领袖占据会议讲坛,讨论与介绍的都是进口产品。长此以往,医生也会偏爱进口厂商,习惯使用进口产品。另一方面,我们国家每年各类科研经费和临床培训经费支持了大批中青年医生前往欧美发达国家学习,学习期间接触和使用的大都是国外公司的产品,一定程度上为国外公司做了免费培训。

同时,进口厂商对于规模小、威胁小的国产自主创新企业,恶意降价竞争,挤压其生存发展空间。对于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国产创新品牌,外企往往巨资收购,然后让其慢慢退出市场。一旦没有国产产品与之竞争,进口产品完全垄断市场以后,就会产生价格垄断。

 
 
分享到:0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行业资讯
图文资讯
我国有望率先建成空间太阳能电站 国网南京公司“管家式”智能机器人正式“上岗”
安徽合肥2017年前7个月经济“成绩单” 科学仪器开放共享助力基础研究开启新一轮“加速跑”
点击排行

客服热线:0551-69106578 业务咨询:0551-69106578 邮箱:2268263116@qq.com

媒体合作: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opyright (c) 2012 机电产品交易网 . 版权所有 皖ICP备120044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