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机电产品交易网!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我国机械工业缺乏国际竞争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4-29
核心提示:机械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机械工业基础薄弱,经过6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机械工业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已基本形成一个门类齐全、具有较大规模和成套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
    机械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机械工业基础薄弱,经过6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机械工业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已基本形成一个门类齐全、具有较大规模和成套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目前,我国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从业人数、固定资产和工业产值等指标居全国工业各行业之首。但总体上看,我国机械工业尚处全球产业价值链低端,大而不强,在国际贸易中出口产品成本被低估,国际竞争力较弱。

我国机械工业在产业国际竞争力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自主创新能力薄弱,重引进、轻开发,重模仿、轻创新;二是关键功能零部件和基础工艺落后,铸造、锻压、热处理和表面处理四大基础工艺明显落后;三是自控和精仪档次较低,我国自动化控制与精密测试仪器(包括高端可编程序控制器、传感装置、继电器等基础件和现场总线)是制约成套设备上水平的“短板”;四是产业集中度较低,行业目前还缺乏一批实力雄厚的企业(集团);五是结构性产能过剩,主要表现在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的同时,高端产品产能又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10年中,我国机械工业对外贸易以30%的年均增速快速发展。2006年,我国机械产品进出口结束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逆差局面,首次出现贸易顺差;2013年,我国机械工业出口额达到3724亿美元,外贸顺差73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我国机械工业取得这样的出口业绩,必将引起长期以来保持国际机电产品市场垄断地位的欧美发达国家的“格外”关注,尤其是遭遇金融危机后的欧美国家会加强对我产品出口的戒备,采取种种贸易保护措施和手段,使我国成为其贸易救济措施的最大受害国。

 
 
分享到:0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行业资讯
图文资讯
我国有望率先建成空间太阳能电站 国网南京公司“管家式”智能机器人正式“上岗”
安徽合肥2017年前7个月经济“成绩单” 科学仪器开放共享助力基础研究开启新一轮“加速跑”
点击排行

客服热线:0551-69106578 业务咨询:0551-69106578 邮箱:2268263116@qq.com

媒体合作: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opyright (c) 2012 机电产品交易网 . 版权所有 皖ICP备120044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