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将启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谈及公车改革,大多时候我们都在强调车改对遏制“车轮上的腐败”的意义。除此之外,很少有人谈及公车改革对于振兴民族汽车产业的价值。事实上,对于国产汽车行业来说,公车改革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如果能抓住这个契机,民族汽车工业或许可以寻得突破之径,也有助于中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身。
近几年,国产自主品牌汽车的进步有目共睹,国人也已经逐步认识并开始大量使用国产车。2013年11月,中汽协的一份统计表明,国产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份额继续呈现同比增长的发展态势,11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63.86万辆,比上月增长9%,比上年同期增长11.9%,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3.7%,由数据可见,国产自主品牌已经在在国内车市扎下了一定的根基。
国产汽车在国内车市的成长,其实和“行政保护”也不无关系。自去年中央出台改进工作作风八项规定后,多个省、市、区召开常委会出台执行“八项规定”的细则,要求领导换乘国产自主品牌汽车。比如,深圳市市委书记去年乘坐比亚迪纯电动车参加该市“两会”的消息,引起各方关注。随后在去年召开的广东省“两会”上,也指定广汽传祺作为唯一接待用车。选择自主品牌汽车作为公务用车,这无疑是扶持民族汽车工业的有力措施之一。
但是,国产汽车有了“公车定制”这把保护伞,却未必一定能促进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据3月5日《21世纪经济报道》,根据乘联会日前提供的数据显示,红旗H7自去年5月上市以来,累计销售仅3000余辆,平均每月销售不足500辆。而据记者了解,去年红旗的实际上牌数在2500辆左右,省部级座驾和外国贵宾专用车的“噱头”没能让红旗H7在私人领域真正火起来。
红旗H7为何在车市败北?或许是因为一汽前期太注重红旗的公车定制效应。据报道披露,当红旗H7上市后,很多消费者慕名而来,但此时一汽正忙于为红旗的公车订单排产,私车订购起码要等一个月的时间,这让很多消费者改变了选择。
高估了“政治影响力”,红旗H7在市场上终究败北。其实,红旗H7的营销策略也是国产汽车营销的一个缩影,用公车效应拉动私车销售,这已经成为国产汽车心照不宣的一种惯例。
很多时候,我们在谈及发展国产汽车时往往强调“公车定制”的重要性,似乎只要有了公车的带动,民族汽车工业就可以向前迈进一大步。对于国有汽车产业来说,当他们习惯了“公车保护”时,以公车效应拉动私车销售的市场拓展观念将更加严重。殊不知现在的消费者已经不再迷信“官文化”,他们甚至有意将“官车”和“私车”划清界限。赢得了公车青睐,未必能赢得市场。
国产汽车如何从“官车”领域向私人消费群靠近,这方面不妨向奥迪学习。2008年以后,凭借官车起家的奥迪在对外宣传上,尽力撇清与官车的界限,通过动力、科技等时尚字眼的重点传播,迎合了年轻消费人群的私人市场。与奥迪的华丽转身相比,作为国产汽车的“红旗们”显然还没有领悟到市场的变化。
启动全国统一车改,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公车需求势必极具下降。即便有着公车采购必须优先选择国产汽车的规定,但因为需求下降,公车领域的这一蛋糕越来越小,国产汽车对“公车”、对“行政保护”的依赖心理,也将随之降低。从这个角度看,公车改革其实也为振兴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尽管这样的机遇不见得是国产汽车企业所喜欢的,毕竟这一机遇蕴藏着“断奶”的风险。
风险和机遇并存,当国产汽车对“公车保护”断了念想,他们才会在技术品质以及营销策略上开动脑筋,最终选择靠科技立本,靠市场立名,这也才是民族汽车工业的真正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