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机电产品交易网!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我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超百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0-12
核心提示:2012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各种设备出货量达到230万部、市场规模达到6.1亿元,预计到2015年中国市场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将超过4000万部、市场规模达到114.9亿元。
        2012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各种设备出货量达到230万部、市场规模达到6.1亿元,预计到2015年中国市场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将超过4000万部、市场规模达到114.9亿元。

  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的逐渐兴起,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也将迎来高速增长,而中国市场将逐渐成为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的核心。不过,目前形形色色的产品仍与大众用户的生活有不小的距离,尤其是产品的硬件、应用服务以及用户接受度这三大方面仍存在诸多关键问题,这些将直接影响未来我国可穿戴设备的普及。

  国内厂商竞推可穿戴设备

  从三星智能手表“GEAR”的商标申请,到“谷歌眼镜”推出受到广泛的关注,再到苹果的“iWatch手表”相关专利的频频曝光,“可穿戴设备”概念因为IT巨头的纷纷涉足而备受瞩目。随着可穿戴设备正逐步成为全球消费电子领域的最新市场热点,国内也有许多企业涉足这一领域。

  盛大近期推出了GEAK智能手表和GEAK魔戒,百度研发的类似谷歌眼镜的百度Eye也在内测中,刚结束的2013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还专门开设可穿戴区。

  宇龙酷派日前在北京发布一款腕表,相比三星的超级手表,这款腕表并无手机的通话功能,其技术核心在于一种基于蓝牙传输协议的手机内容管理与交互功能。该公司副总裁张光强解释称,这款腕表的核心功能主要解决用户“反复开启屏幕查看手机”的麻烦,用户只须查看一下手表,便可知有谁发送了新短信。此外,该款手表还将整合跑步计算器、睡眠质量检测等功能。

  除酷派之外,联想、中兴通讯等国内厂商均在悄悄进行可穿戴设备的技术研发。中兴通讯在前不久公布的财报中也提出,“可穿戴计算设备是未来移动终端的发展方向之一”,眼镜、手表、腕带更易于携带和被接受,用户可以24小时佩戴眼镜随时获取信息,帮助人们完成相关事情,而不用一直费力地手持手机、平板,即使这些产品已经做得十分轻薄。

  可穿戴设备时代到来

  随着传统计算机逐渐淡出市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将可能面临同样的未来,转型成为众厂商解决这一“危机论”的重要方向,而可穿戴设备广阔的前景无疑让厂商们看到这一方向。据美国信息咨询公司HIS预测,到2016年可穿戴设备将达到3900万件至1.7亿件出货量。瑞士信贷预测,未来2~3年可穿戴设备技术市场规模将由目前的30亿美元~50亿美元增长至300亿美元~500亿美元。

  随着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的逐渐兴起,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也将迎来高速增长,而中国市场将逐渐成为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的核心。据统计,2012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各种设备出货量达到230万部、市场规模达到6.1亿元,预计到2015年中国市场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将超过4000万部、市场规模达到114.9亿元。

  目前,信息社会的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兴业态呈现融合化发展的态势,产业链的垂直整合趋势日趋明显。智能终端作为信息交互的客户端载体,是进入网络的主要入口,并成为融合产业背景下,国际IT巨头整合自身资源,抢夺用户和提升自身竞争实力的关键。尤其对于平台级企业,终端产品已经成为其勾勒业务版图中最重要的部分,从微软收购诺基亚、苹果强化终端产品体系构建和延展终端产品线,再到Facebook拟推出自身品牌的终端产品,均可佐证。因此未来,随着智能穿戴设备用户规模化增长,智能穿戴设备在智能终端市场中将会不断持重,将成为最重要的网络入口之一。

  可穿戴设备普及需跨三道坎

  虽然众多的可穿戴设备产品已经面世,但是与大众用户的生活仍有距离,尤其是产品的硬件、应用服务以及用户接受度这三大方面仍存在诸多关键问题,直接影响可穿戴设备的普及。如不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可穿戴设备恐陷“华而不实”之名。

  首先,续航能力亟待提升。智能穿戴设备的整体硬件技术的逐步成熟,已经拉低了行业的进入门槛,但电池相关技术仍是硬件技术中最为关键和薄弱的环节,亟待突破。一方面,目前主流的智能穿戴设备主要以眼镜和腕表为主,这样的产品形态极大地限制了电池的容量,而电池微型化技术仍很欠缺;另一方面,智能穿戴设备必须具备承载大量数据信息的交互能力,而在信息数据交互的过程中电耗是巨大的,这势必对电池功耗优化以及续航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的产品在这方面的表现差强人意。

  其次,杀手级应用的缺失。缺少“杀手级”应用的智能穿戴设备,很难吸引大众用户,购买者多以“科技发烧友”为主。并且,智能穿戴设备多以单一性应用服务为主,缺少能够融合视频、摄像、导航、购物、通信沟通等多类型综合化应用服务,对用户的黏合性低。

  最后,消费者使用习惯的培养。智能穿戴设备能够为用户带来“新鲜感”,但是不菲的价格和较低的使用率很难让用户感觉到“物有所值”,大众用户购买产品的热情不高。此外,目前上市的智能穿戴设备的功能应用与用户的常规需求贴合度较低,不能满足消费者对智能穿戴设备的期望。更多用户倾向于使用熟悉的智能终端产品。

 
 
分享到:0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行业资讯
图文资讯
我国有望率先建成空间太阳能电站 国网南京公司“管家式”智能机器人正式“上岗”
安徽合肥2017年前7个月经济“成绩单” 科学仪器开放共享助力基础研究开启新一轮“加速跑”
点击排行

客服热线:0551-69106578 业务咨询:0551-69106578 邮箱:2268263116@qq.com

媒体合作: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opyright (c) 2012 机电产品交易网 . 版权所有 皖ICP备120044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