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方面,铁矿石因近期港口库存处于一年以来的较低水平,进口矿价略有企稳。唐山铁精粉、印度粉矿、巴西矿和澳洲矿的均价分别是942、918、958和888元/吨,从一定程度上对钢价构成正面因素。但焦炭港口库存处于历史最高值,山西焦炭跌破1300元/吨,后市依然堪忧。由于焦炭和铁矿石的边际成本和产量过剩相比钢材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原材料的下跌空间相比钢材而言更大。随着钢材需求步入季节性淡季,市场无法消化200万吨以上的日均粗钢产能,国内钢厂会逐渐控制铁矿石的采购量,现阶段产业链弱平衡的格局随时会被打破,再次引发全行业产能和库存的收缩。
从钢厂净利润来看,主要钢企整体出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分品种来看,5月全行业螺纹、线材、热卷、冷板和中板的测算加权利润分别为23、12、-141、354和-69元/吨,较上月分别变动61、69、-43、6和12元/吨。可见建材的盈利空间尚且乐观,倒逼式的去产能压力并不大。同时年初以来全国重点城市的库存水平持续下降,从历史数据看,这一库存下降的趋势将会持续至12月。从库存下降的速度来看,基本表现中规中矩,没出现明显增速。因此,库存减少属于行业正常现象,很难说会对钢材构成实质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