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35年前,约翰迪尔植根中国以来,我国在联合收割机上的发展,就注入了外资的血液。同时,我们的市场也在逐步被外资所吞噬。最近有人测算,外资在联合收割机领域,用29%的市场份额吃掉了39%的利润。这一数字背后,是技术水平和产品附加值的最直接体现。我们大量占有市场,却未必能引领行业的持续发展。
约翰迪尔的联合收割机业务,在我国的发展,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从35年前,约翰迪尔向中国提供产品和技术,后来给佳木斯联合收割机厂提供技术转让,再到建立合资工厂、成立独资公司,如今有加入玉米收获机械和水稻收割机的业务,其收割机产品线已经非常长,而其在高端市场的占有率,也非常高。约翰迪尔大喂入量收割机处于垄断地位,玉米收获机械也一举成为行业翘楚,水稻收割机的推出,也必定引起行业不小的波澜。可以说,约翰迪尔在中国苦练30多年的内功,30多年的辛勤耕耘,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
爱科集团作为世界第三农机巨头,在收割机领域,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但其一直关注、关心甚至是关切地慰问过中国,都一直没怎么下手。在看到各大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如鱼得水当下,终于也按捺不住自身的冲动,先后在成立常州和大庆工厂之后,把山东大丰也吃掉了。尽管业内很多人都不看好这桩买卖,但美国人毕竟不是傻子,2亿也好,1亿也罢,如此大手笔的投入,已经远远超过“开玩笑”的可能。如果爱科集团抓住了这一轮行业升级的机会,市场份额和利润是可想而知的。
凯斯纽荷兰的收割机业务,尽管还未在中国建立专门的生产基地,但其大量的收割机已经在农垦及农场作业。作为世界第二大的企业集团,凯斯纽荷兰在联合收割机方面具有很强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能力。无论是当年的case IH还是如今的纽荷兰,在三大作物及牧草设备领域,具有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
克拉斯被誉为收获专家,是最早和中国合作的收割机企业之一。在这里用“之一”,是因为他几乎和约翰迪尔同时进入中国,只是约翰迪尔的路走得比较顺,成功的光环把佳木斯工厂带向了全国。而克拉斯和开联的合作,最终在各种因素作用下,逐渐淡出行业的视野。但作为收获专家,克拉斯在收获机械领域,无论是大宗农作物还是经济作物,其收获技术都在国际前列。
此外,赛迈道依茨法尔成立集团公司以后,一直保留着收获机械的板块。其收获机械,在欧洲和北美,也有不小的名气。作为一个国际纵队,赛迈道依茨可能没有凯斯纽荷兰那样大手笔运作,大踏步前进,但在收获机械的发展上,一直专注技术和行业发展方向,也一直走在国际收获机械发展的正确道路上。而且,其具备很高的自制与核心技术,很难被业内模仿,更难以跨越。
上述欧美企业,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占领大部分市场,同样,在我国具有大地块作业条件的地区,基本被其牢牢占据。在我国大规模作业地区,高端收获机械已经成为外资之间的竞争。而南方、丘陵山区地区,则被发展较快的日韩企业,在最近10几年的时间里,迅速占有。
日本久保田公司,以出口产品敲开中国之门,到后来在苏州建立独资公司,用不到10年的时间,已经占领中国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绝对份额。据说,苏州久保田从未向日本总部要过钱,其发展过程完全是自身规模滚动发展,就像传说中的滚雪球(snow ball)。
现在,久保田从半喂入发展到全喂入,从水稻机发展到油菜,甚至是胡萝卜,有可能还要发展玉米收获机。目前来看,久保田和约翰迪尔都在互相突破,久保田发展拖拉机和玉米收获机械,而约翰迪尔发展水稻收割机,很显然,以后可能中国的收割机高端市场,将完全被这两家企业瓜分。
当然,作为在中国规模第二大的日本农机企业洋马公司,在产品链上也不缺乏亮点。只是,洋马公司的发展有些更中国化,人情味太浓,管理上没有久保田如此精细、高效。但作为老牌农机企业,洋马公司的半喂入收割机以及全喂入收割机,都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而且,在向功率的两级发展上,洋马公司的战略布局十分明确,向小型和大型发展,这是市场需求的方向。
韩国公司中,大同和国际在中国的业务比较明显。大同公司很早就进入中国,在江苏南京建有工厂,前不久在安徽滁州也建立了新的生产基地。国际公司,最早也和江苏某公司有过合作,但并不顺利,后来试图通过独资进入中国,但因一些问题也未能成功。现在,国内有不少企业用了国际的技术,说明市场还是很好的。所以,国际公司在安徽宿州成立的合资公司。但韩国公司因为在渠道建设上明显的缺点,一直未能在同产品的竞争上显出优势。但如果有着力点,或者农机营销渠道整合,不排除其能够快速占领市场的可能。
无论是欧美企业,还是日韩企业,无论是玉米、水稻和小麦三大作物的收获机械,还是油菜、牧草、向日葵等经济作物收获装备,他们都紧紧地贴近用户,沿着市场需求的方向,快速前行。
为了更清晰的看到外资在收割机领域的布局,我简单列举一下几大公司涉足的产品。在我国,目前的主流产品包括大型联合收割机(以区分新疆-2系),半喂入收割机、全喂入(纵轴流)收割机、玉米收获机和经济类作物收割机及畜牧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