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机电产品交易网!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核心部件缺失成为国产大飞机发展瓶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2-04
核心提示:国是后发工业国家,因而必须面对既有的先进工业化国家对市场的垄断。这是特殊国情,也是特殊阶段。以大飞机发动机为例,目前国际上主要发动机整机制造商,由美国GE、美国普惠、英国罗罗三家公司垄断。
       中国大飞机是一项令国人骄傲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然而,当人们知道将于2014年首飞的中国大飞机,其“心脏”将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下简称“美国GE”)提供时,不免产生些许失落。确实,就像彩电、汽车等“中国制造”所面临的尴尬一样,我们往往能够造出“壳子”,攒出“整机”,可在发动机等关键核心部件上,似乎总是摆脱不了“外援”。
     众所周知,飞机发动机被誉为“工业王冠上的明珠”,这是人类工业革命300年来最重要的技术成果。其技术含量之高,可作如下对比:如果说船舶每单位重量包含的价值为1,那么轿车为9,彩电为50,电脑为300,喷气式飞机为800,航空发动机则为1400。
     从烧煤的蒸汽引擎到燃油引擎,人类工业化进程的关键节点都与发动机这“心脏”关联密切。而飞机发动机以高温、高压、高转速、高负荷,这“四高”为技术难点,它考验的是一个国家材料工业和制造工艺最尖端的加工能力。
     据称,由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下简称“英国罗罗”)为A380“空中客车”生产的涡扇发动机,内部的最高温度达到太阳表面的一半,发动机内部的压力达到50个大气压,涡轮叶片的转速达到2000公里/小时,其叶片有3米多长。
     民用或商用的大飞机,对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等关键指标的要求更高,而发动机的好坏在这些指标上拥有超过半数的权重。这就是说,如今对大飞机发动机的要求,绝非仅仅能够飞上天那么简单。在竞争性的全球化航空市场中,发动机的性能如果达不到那些极致的、苛刻的性能要求,那么你的大飞机压根儿无法获得适航证。
     拿30年前中国最早研发的大飞机“运10”来比较,当时“运10”首飞和试航,配备的也是进口发动机。而为“运10”配套的中国涡扇-8发动机(代号915)当时还处于研发阶段。只有配备成熟发动机,才比较容易验证新研制的大飞机整体性能是否可靠;需要在成熟机型上装配新研制的发动机,才能有效验证发动机本身的性能是否过关。这是航空研发的一般路径。
     只是比较可惜,后来“运10”下马,中国大功率飞机发动机的研发也就此放慢下来,乃至直到今天大飞机项目重启,“中国心”的难题仍然待解。
     中国是后发工业国家,因而必须面对既有的先进工业化国家对市场的垄断。这是特殊国情,也是特殊阶段。以大飞机发动机为例,目前国际上主要发动机整机制造商,由美国GE、美国普惠、英国罗罗三家公司垄断。
 
 
分享到:0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行业资讯
图文资讯
我国有望率先建成空间太阳能电站 国网南京公司“管家式”智能机器人正式“上岗”
安徽合肥2017年前7个月经济“成绩单” 科学仪器开放共享助力基础研究开启新一轮“加速跑”
点击排行

客服热线:0551-69106578 业务咨询:0551-69106578 邮箱:2268263116@qq.com

媒体合作: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opyright (c) 2012 机电产品交易网 . 版权所有 皖ICP备120044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