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研究生考试成绩于近日陆续揭晓。鲁东大学大四学生小潘查分时发现,他明明参加了考试,而且其它科目都有成绩,可他的政治理论成绩却是-1分,这让他觉得无比惊奇。
工作人员解释,出现-1分的成绩,是学生缺考或试卷丢失的情况下才会有的。这也就是说,考研成绩出现"负分"的统计方法是有官方依据的,但这种解释还是让人感到不解。这弄丢了考生试卷,难道不是相关部门的责任吗?
-1分的诡异之处就在于,当我们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一个号称公平竞赛的"组委会"时,如果出现了破坏公平、公正的"黑哨",我们该怎么办?事实上,-1分做为一个现实的存在,留给我们的是相关部门是否尽责、环境是否公平的问题。
考研成绩得-1分,看似一个说不通的笑话,却折射现实。折射出的是相关部门机构服务意识上的偏差,对考生权益的漠视。我们机电行业中,企业也可能出现这种对消费者权益漠视、不负责任的行为,出现欺压消费者的不公平条款。近些年来,伴随着机电行业崛起,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企业严重背离市场竞争的违法违规现象,比如出售问题产品给消费者,没有进行明码标价,进行价格欺诈等。
值得一提的是,会计师考试成绩的统计也有类似"规则":"-1"即未报,"-2"即未考,"-3"为取消单科成绩,"-4"为取消本场考试成绩和3年内不得参考。
看来,考试机制设置"负分"项目这样的裁量和设计,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管理者强势之下的"霸王条款"。那么我们机电行业的经营者们在市场交易中,都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一些强势的霸王条款都不符合商业道德规范,应该坚决抵制。当然,相关部门也要给予企业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只有做到了这样,才有可能不出现"上梁不正下梁歪"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