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机电产品交易网!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暴雨之后看建筑防水再成各界热议话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8-06
核心提示:北京“7·21”特大自然灾害教训深刻,除了道路、桥梁的安全外,如何让建筑物的防水工作做得更好,再成各界热议话题。为此访问了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理事长朱冬青。

北京“7·21”特大自然灾害教训深刻,除了道路、桥梁的安全外,如何让建筑物的防水工作做得更好,再成各界热议话题。为此访问了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理事长朱冬青。

问:今年入夏以来,一些城市由暴雨引发的自然灾害增多,建筑物的防水问题再度升温。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朱冬青:北京“7·21”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虽然房屋渗漏等问题没有“铺天盖地”出现,但网上对这方面的缺陷还是有抱怨的。只是近一阶段,大家都把目光放在人身安全和房屋的质量上。我估计,过些日子,房屋渗漏问题还是会逐步反映上来的。至于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我始终坚持我的观点,就是建筑防水关乎百姓民生,千万不能马虎。

比如现在很多居民在暴雨过后,往往相互问候一句:“你那边的房子没漏水吧”?就这一句,让从事建筑防水行业的我们,心中“沉甸甸”的。防水不仅仅是一门保护建筑结构的专业,更是事关建筑安全和质量的百年大计。上面我们只是说了建筑防水,一旦立交桥或基础设施的渗漏没被发现,久而久之,其危害更大。

问:防水问题已经在业界老生常谈了,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建筑的渗漏?症结在哪里?

朱冬青:我个人认为,建筑渗漏只是一种表象,从深层次看还有如下原因:一是防水行业的产能严重过剩,产量是需求的五倍,很多企业要生存,就牺牲质量、牺牲诚信。二是无论是开发商、总包企业,还是终端用户,都不太重视防水的重要性,过度强调低价廉价,往往要“面子”不要“里子”。三是行业集中度低、市场占有率低,就算东方雨虹这样的防水龙头企业,其市场占有率也仅有2.5%。现在把前50位的防水企业加在一起,占行业的产量也只有17%,销售收入也只有20%。面对如此低的市场占有率,要去贯彻国家政策、产业政策,显然比较困难。

问: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朱冬青:最近国家质检总局、工信部对防水行业提出了整治要求。今年,国家质检总局把防水材料列为十项重点整顿的材料之一,从质监方面加强了抽查力度。工信部举措更多,一方面,对防水行业提出了准入制度,严控新增产能,优化存量产能,鼓励重组并购;另一方面,通过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提高行业发展质量。在我印象里,这么多年来,防水行业还是第一次受到有关部门如此之高的重视,说明我们的产业整合已经到了等不起的地步。当然,上下游产业链之间的合作也很重要。比如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与防水品牌企业结成战略联盟,通过公开的市场招标,提高采购的集中度和透明度,让“隐蔽工程”更加阳光。这些举措,也能避免低价竞争和恶性竞争,形成良性循环。

问:怎么才能在市场上找到一家让人放心的防水企业?

朱冬青:首先要判断资质,防水行业最高的资质是二级。如果等级再高,就是在二级资质里增项,比如增保温、增防腐、增装饰等,增得越多,证明这个公司实力越强、技术越先进。其次是看施工人员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不是完善。现在持证上岗形同虚设,可能一位施工人员头一天还在插秧,第二天就上岗了。有些员工就连SBS都不知道,这不是天大的笑话是什么?所以,防水行业一定要建立自己的职业资格评价体系。这个体系有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五个门槛,包括一位操作工有什么样的学历,有多少培训课时,有多少施工操作实践。只有将这些指标体系与项目或工程挂钩,才能让防水企业的一线操作能力得到提高。比如你是二级资质,就去做与之相当的承包工程,反过来,防水企业如果具备了高等级的资质,就会逐步让社会放心。

 
 
分享到:0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行业资讯
图文资讯
我国有望率先建成空间太阳能电站 国网南京公司“管家式”智能机器人正式“上岗”
安徽合肥2017年前7个月经济“成绩单” 科学仪器开放共享助力基础研究开启新一轮“加速跑”
点击排行

客服热线:0551-69106578 业务咨询:0551-69106578 邮箱:2268263116@qq.com

媒体合作: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opyright (c) 2012 机电产品交易网 . 版权所有 皖ICP备120044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