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机电产品交易网!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际资讯 » 正文

“天上掉馅饼”成真了?无人机领域大爆发,上市公司掷重金跨界布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7-19
核心提示:近两年来,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生产商裁员、转型的消息不断传出。
  近两年来,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生产商裁员、转型的消息不断传出。尤其是2017年,受无人机扰航事件频发、实名制新政出台,管控力度加强等因素的影响,消费级无人机更是陷入了发展瓶颈和资本寒冬。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苛的监管环境,很多无人机企业选择了从消费级向商业级的转型。

  无人机“送货”时代将临 无人机公司寻找商业转型
 
  在广州天河区的一个小区,一架送餐无人机正缓缓降落在指定的草坪上,配送小哥已经早早等在一旁,无人机一落地,他便上前从无人机搭载的快递箱中取出外卖,并在第一时间送到用户手中。 
 

 
  使用无人机来配送外卖,是永辉超市在智慧零售上的一个新探索。用户只需要在指定的页面下单,系统就会自动判定订单为无人机配送,工作人员将订单中的商品放入起降台的无人机后,点击“起飞”按钮,无人机就可以按照预定航线配送货品到目标小区。 
 
  超级物种广东省区总经理 郑欲辉:传统配送模式最快要30分钟到用户手上,但是用无人机配送这种模式,在空中飞行是4分钟,到用户手上最多也就10到15分钟左右。效率比传统的配送模式大概快了40%到60%。 
 
  近年来无人机引发的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不断涌现并得到广泛应用,不仅仅是永辉超市,今年5月,饿了么宣布获准开辟中国第一批无人机即时配送航线,送餐无人机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而顺丰、京东更是早在几年前就积极探索无人机配送货品,并多次进行试运营。 
 
  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执行官 刘强东:随着京东无人机大规模投入使用之后,我们第一是能够实现偏远、落后、贫穷地区,享有跟北京、上海同样的产品、同样的服务。并且在很偏远的农村,农民种得质量很好的农产品可以迅速卖到北京、上海。
 

 
  熊逸放所在的无人机公司,2014年刚创业时做的是消费级无人机,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无人机市场融资幅度下滑严重,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利润更是逐年下滑,不少企业在这一轮洗牌中倒闭或裁员,当时熊逸放所在的公司也裁了近70人。也是在2016年,他们发现物流行业蓬勃发展,很多物流企业开始研发自己的智慧物流系统,于是他们想到利用无人机,做一个空中物流的新型载体,将无人机物流作为公司转型的方向之一。 
 
  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熊逸放:从企业的角度来讲,消费级无人机过去的竞争非常激烈,在激烈的竞争之后,面临的就是一个无人机厂家的利润的下滑。因此,这也会迫使无人机厂家去寻找更好的产业发展机会,如一些其它的应用产业、应用方向。
   
  令他们欣喜的是,无人机在物流领域的应用也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今年5月,民航局出台了包括《民航局关于促进航空物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提出鼓励传统方式与新业态融合发展,“支持物流企业利用通用航空器、无人机等提供航空物流解决方案”。
 

 
  工业无人机应用前景光明 上市公司跨界布局
 
  作为刚性需求的行业应用,工业无人机市场目前形势一片大好。农业植保、道路巡检等各个领域已经开始大规模采用无人机,一些提前布局的上市公司也开始进入了收获季。 
 
  在重庆某试飞基地,一架植保无人机正在进行交付前的测试,飞机落地后,清华大学教授王浩文走上前与试飞人员讨论无人机的散热情况。从2014年开始,他们就与发动机制造企业合作成立子公司,利用清华大学的技术和上市公司的发动机产品与技术,共同研发植保无人机。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无人机系统实验室首席研究员 王浩文:我们最早的时候选植保,是因为现在整个国家的需求是非常明确的。每年国家都会因为粮食安全问题做重要的文件批示,为了满足现在整个的农业现代化的这个需求,所以,植保这个领域是一个比较确定的应用市场,也是国家急需的应用市场。
  珠海隆华直升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高洪军:2017年9月份,我们正式投入市场投入18架农业植保机,主要用于新疆、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农业植保的验证试飞,今年在2017年市场验证的基础上,通过对产品的优化迭代和扩大产能,目前每周的生产产能可以达到三至四架,年产可达到100架。
 
  在湖南,一家专门从事工程机械生产的上市公司,一开始仅仅只做科研类无人机,后来慢慢延伸至小型载人飞机。从2014年他们就开始研发工业无人机,经过长达十多年的研发,目前,他们无人机的产品也逐渐在公安系统和测绘领域应用。 
 
  中信建投研究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工业无人机市场规模达33亿元,同比增长26.44%。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2022年我国工业无人机将达到527亿的市场规模。巨大的市场前景让不少上市公司加速布局无人机业务。 
 
  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 黄经雨:因为植保无人机和我们公司的现有资源、现有技术,有比较好的嫁接性和协同性。我们就采取了合资公司的方式,这个模式简单,归结起来可以说,用了清华的大脑和翅膀,加上隆鑫的心脏(发动机),我们做了目前全国比较领先的专业级的无人机,它是用汽油发动机做动力的一种无人直升机。
 
  业内人士认为,对国内的工业无人机企业来说,大部分的核心部件都有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和自主研发能力,唯独还受到发动机技术的制约,仍然需要大量进口发动机,自主生产研发国产无人机发动机迫在眉睫。 
 
  湖南山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邓宇:比如,现在我们的核心部件发动机,可能现在我们还不是国内自主的。目前我们在做一个很重要的项目,就是跟国内的这个发动机的供应商,进行联合,针对我们无人机产品的一些定制化,开发的一些工作,这是我们未来的一个计划。

  相关业绩影响有限 上市公司仍在加大投入无人机
 
  虽然涉足无人机相关产业的上市公司不在少数,但无人机业务对原本非主业的上市公司影响却十分有限,有些公司甚至暂时中止了对无人机的投入。
 
  根据wind数据,目前无人机板块上市公司共20家,除了有联动性的国防军工、机械设备、计算机等行业个股外,家用电器、有色金属、汽车等行业个股也涉及其中,大部分公司都是通过参股、控股或成立合资子公司的方式来介入。
 
  比如,炼石有色参股朗星无人机系统有限公司,运营工业运输无人机;南洋科技定增收购彩虹无人机100%股权及神舟飞行器84%股权;洪都航空旗下子公司生产军用无人机等等。 
 
  中信建投证券军工行业首席分析师 黎韬扬:主要看中了无人机领域潜在的巨大市场。从军用市场看,我国军用无人机未来发展空间广阔,预计到2022年,我国军用无人机的潜在需求将达到约2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15%。从民用市场来看,当前民用无人机分为消费级和工业级两种,当前大部分涉足无人机领域的上市公司均为工业级无人机。当前的竞争已从消费级转向工业级,预计到2025年,总体的市场规模将达到约750亿元人民币,复合增长率为41.5%。
 
  根据各公司在2017年年报中披露的无人机业务相关数据,仅有7家净利润为正数,多数未转化成业绩,或者未披露无人机业务的盈利情况。其中威海广泰子公司全华时代虽然净利润为正,但因2016年、2017年业绩持续不及预期,给威海广泰分别带来4116.25万元、9507.90万元的商誉减值,一定程度上拖累了上市公司业绩。*ST德奥公告,其通航业务板块对公司整体业绩造成拖累,暂时中止对包括德奥无人机运营服务有限公司、德奥直升机有限公司等企业的资金投入。
 
  湖南山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邓 宇:一方面原因,是大家可能选择了门坎相对较低的应用领域,比如消费类。门坎较低意味着扎堆的情况比较多,很容易变成一个红海产业。像这种大级别的无人机,技术门槛更高的,实际上需要一个比较长期的投入。一个大型无人机的研制,前期要有一定时间投入。有一定时间积累,然后才能慢慢地进入到一个收获的阶段。
 
  中信建投证券军工行业首席分析师 黎韬扬:从相关公司的一季报来看,并没有出现大幅好转的情况,还需要继续跟踪后续的财务报表的数据。目前,除了南阳科技、航天电子、长鹰信质等三家从事军用无人机整机的相关公司之外,其它的公司均从事的是无人机零部件的相关业务。另外,还有不少上市公司的无人机业务,基本处于研发或市场开拓的初期,不确定度依然较高。
 
  从各家公司的公告来看,多家公司仍然在继续加码无人机业务。比如威海广泰与中国航空研究院技术合作,增强军用无人机研发、销售能力;隆鑫通用2018年资金预算显示,其今年计划对无人机项目投入9364.54万元。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我国工业无人机仍然属于产业化的起步阶段。上市公司布局无人机,不仅需要有相关的产业契合度,还需要有自身的核心技术。除此之外,无人机的发展也受到很多非技术因素的限制,如何应对严监管,获得相应政策支持,也是企业需要面临的一个难题。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无人机系统实验室首席研究员 王浩文:要走得长远,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核心技术是可以产生差异化的,技术的领先才能有一定的盈利空间。产品的数量,也可以带来一定的领先,但是总体上来说,技术的储备决定了优势能够持续多长时间。 

  拿下两大“拦路虎” 无人机百亿市场或迎爆发
 
  民用无人机市场的爆发,使得无人机日渐家喻户晓,并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当中。不过,无人机产业要想推进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在法律法规、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进一步突破。
   
  近年来,在低空领域,无人机成为当之无愧的“主角”。随着无人机市场的迅速扩张,世界各国都开始不断加大对这一领域的研发投入,希望能够推动本国无人机产业发展,争夺未来的行业主导权。
 
  事实上,无人机最初的用途是军事领域,可谓是为战争而生。早在100多年前的1916年,英军就开始使用一种无线电遥控的飞机——靶机。不过,在各项技术日渐成熟以后,特别是伴随世界范围内军民融合战略的实施和推进,军用无人机逐步向民用延伸,从而催生了一个更加庞大的新市场。
 
  2015年,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为36亿美元,同比增长33%。其中,国内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为23.3亿元,同比增长55.3%。据IDC预测,到2019年国内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预计可达390万架,合计约为600亿元。
 
  在经历消费级无人机的爆发和工业级无人机的觉醒后,无人机已经实现了在诸多领域的广泛应用。目前,无人机被人们用来运送药品、监测灾情、拍摄电影、喷洒农药、绘制地图、巡检电线、紧急通信等。
 
  此外,无人机还具有巡视边境、追踪野生动物、多角度拍摄纪录片、为航船运送物资、观察地球两极冰川融化情况、近海海域鲨鱼预警等功能。很显然,无人机浪潮正愈发澎湃,席卷而来、势不可挡。
 
  目前,无人机物流是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包括顺丰、亚马逊等巨头均已推出相应的产品,但事实上,无人机在物流领域的应用,远不止于长距离物流。短期之内,无人机不太可能取代快递小哥,而是更有可能在干、支线物流运输中发挥作用。

  当然,无人机产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要挑战就是法律法规的滞后。由于无人机普及速度较快,导致世界各国在相关的立法方面都没有及时跟上步伐。虽然近年来各国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措施与支持政策,但是相对而言,还难称完善。
 
  当前,各国法律对于无人机基本施行严格监管,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就在于立法滞后,相关法律体系不甚完善,只能依靠严格管理来解决日益严峻的“黑飞”、“扰航”等现象。实际上,固然存在用户自身的原因,但是这与飞行申请困难、可飞行空域较少、培训体系不完善、法律宣传不到位等因素也有着很大关系。
 
  仅从我国的无人机驾驶员规范管理来看,就能略窥一二。与动辄百万计的无人机产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合格证的发放显得尤为裹足不前。2014年,中国民用航空局出台了关于无人航空器驾驶员资质的相关规定,但是截至2017年年初,民用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总数却仅仅万余个。
 
  除了法律法规方面的问题,我国无人机产业相关人才也面临巨大缺口。在第一线的无人机飞手方面,由于植保无人机、巡检无人机、测绘无人机等诸多细分领域发展提速,各个相关行业对于合格的无人机飞手需求十分迫切。
 
  但是我国目前无人机培训机构仅200余家,高校开设的无人机专业也还处于摸索阶段,要想快速为市场提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还比较困难。因此,行业、企业与高校、研究院所应当进一步加强合作,探讨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快多层次、各领域专业人才的培育,为无人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更多行业资讯,请点击关注:中国机电产品交易网


 
 
分享到:0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行业资讯
图文资讯
世界上最灵活机器人问世,5年内将超越人类 福布斯:西方工业巨头小心 新“中国制造”杀来了
能源互联网的未来:电动汽车是代表 储能技术是关键 星马首台臂架式泵车入驻甘肃庆阳
点击排行

客服热线:0551-69106578 业务咨询:0551-69106578 邮箱:2268263116@qq.com

媒体合作: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opyright (c) 2012 机电产品交易网 . 版权所有 皖ICP备120044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