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您认为现阶段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业存在哪些问题?遇到哪些发展瓶颈?
王计:从技术层面看,一是高温材料、共性技术及元器件基础研究不够,满足不了核心技术发展的需要;二是统一的设计标准、技术规范从覆盖的内容到使用面,既不能满足技术创新发展的需要,也没能对发电装备“走出去”形成直接的推动;三是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创新机制不活,重实用,轻研发,高层次的研发队伍尚未真正建立。
记者:对于现阶段电力装备行业存在的问题您有哪些建议?如何不断提高我国电力设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王计:面对这些问题,首先要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并以此为导向,将政、产、学、研、用有效结合,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产业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前沿技术的发展,由国家和企业共同出资,在企业内建立国家级研究(试验)中心,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商品的步伐。
电力装备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国家有关部委可在国家重大专项和科研项目申报、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电力装备国产化等方面,制订和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对企业首台套设备予以同等优先,在重大项目引进技术时,坚持以市场换技术,并让国内企业在市场中占有一定份额。
在对央企的评价考核上,要不断研究和探索。
将年度考核与任期考核相结合,避免企业短期效应。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尝试将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视作上缴利润的新模式。
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和“知识产权保护”战略,有效地在海外消化产能和保护品牌。为此,国家相关部门要制订相应的支持政策。
记者:近年来,在国家重大装备科研课题方面东方电气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未来将作出怎样的战略布局?
王计:近年来,东方电气积极调整和优化传统发电设备结构,加快发展大型高效清洁发电设备。
水电方面,在总结三峡、溪洛渡机组成功制造投运的基础上,将重点研发100万千瓦等级大功率水电机组、抽水蓄能机组和大型贯流式机组。火电方面,以加快技术进步,提高燃煤发电机组的效率,降低热耗,减少排放为追求目标,重点研发和提升60万千瓦和100万千瓦等级超超临界机组的功能指标,并对已投运的燃煤机组进行提质增效改造。重点发展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积极开展700摄氏度超超临界机组的研究工作。
核电方面,充分利用现有优势,按计划推进三代核电CAP1400、ACP1000及AP1000核岛、常规岛主设备自主研制。燃气轮机方面,在做好F级重型燃机的跟踪服务、提质增效的同时,积极争取承担国家重型燃机重大专项任务。
风电方面,重点发展2兆瓦~5.5兆瓦大型风电,重点放在提高风电机组的出力和使用的可靠性上,使其各项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在5.5兆瓦海上风机已投入商业运行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市场的开发工作。太阳能发电方面,继续推进太阳能光热发电和光伏发电技术研发,在电池片光电转换效率已达到19.2%的基础上,力争再上一个新台阶。
在创新发展模式、促进转型升级上,按照“三个转变”的目标,着力推进并实现由“注重规模扩张向注重效益增长转变、由注重产能提高向注重技术进步转变、由制造型企业向制造与服务型企业转变”,促进集团转型升级。